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国大业:数星星数不过来

(2009-09-18 22:43:50)
标签:

电影

影视

建国大业

黄圣依

娱乐

分类: 娱乐

建国大业:数星星数不过来

 

昨天晚上我们去看电影了,自然是那个著名的《建国大业》。说起这个电影,事先我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里面满眼的明星大腕儿,有人戏称,看这部电影就是数星星,想想,一百三十几分钟的电影,里面却出现了176名明星,平均每个明星出场的时间不到一分钟,要是这些明星排着队走过你面前,大约你一定会眼花缭乱的。

 

昨晚上,我们尽管事先有心理准备,也睁大了双眼盯住银幕,希望能够把众多明星一次看个够,可是,我们最后还是失望了,因为我们根本看不过来,特别是后来政协会议开始,一群群明星次第出场之后,我们根本盯不住,很多情况下,前面这个明星还为认出来,下一拨的明星又来了。要是后面还有重复的镜头还好,要是一晃而过,那就惨了。

 

其实,我本来也不是什么追星族,要不是自己喜欢的演员,我本来也没有什么兴趣,可是,既然《建国大业》就是打的明星牌,咱们不捧场也说不过去,再说,其中还有那么多原本就是我喜欢属意的演员,比如许晴、陈宝国,陈道明、唐国强等,看看他们在影片中间的表现,也是很有些值得期待的。

 

不过,说实话,看来看去,我多少有些审美疲劳,在本片中,应该说是明星疲劳,看多了都麻木了。看完电影出来,该记住的记住了,记不住的还是忘记了。走出影院,我突然想起来,里面不是有国际影星李连杰吗?他是在什么时间出现的?演了一个什么角色?演得如何?到此时此刻,我还是不能确定,李连杰到底有没有在片子里出现过。一起看片的老婆也有同感,她说她不知道那个著名的黄圣依演了个什么角色。

 

这就是个问题,本来就是为了看明星来的,热热闹闹地最后分不清楚谁和谁了。明星们是以自己的牺牲来让大家来到电影院,这是这部电影的最大卖点,可是恰恰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被搞糊涂了,也没有记住几个熟悉而喜爱的面庞。

 

全明星阵容也是一个双刃剑,因为明星效应,大家趋之若骛纷纷涌入电影院,但是,把那么多的明星聚拢在一个电影中,如何平衡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呢?他们之间会不会因为相互之间戏份多寡光彩明暗心生芥蒂呢?现在看来,好象这个问题不大,起码没有负面消息传出来,但是,另外一个问题在影片中还是出现了,那就是为了照顾明星,在影片只有不少是可有可无的鸡肋,本来,那么巨大的题材那么纷繁复杂的局面要在短短的两个小时中说清楚,已经是很难很难了,再要照顾明星关系,这也不能剪,那也不能去,自然也就只好牺牲一些剧情了,一些必要的情节交代被省略了。导演也无可奈何。那些留下的空隙,情节上的悬念只好请观众自己增添上去了。

 

关于这一点,很多影评文章都提到过,比如说为了照顾葛优,那个与情节有些游离,风格也有些不搭,甚至有些搞笑的场景也被保留了。成龙对李济深的采访也有些多余,因为类似的思想在前面的情节中已经有所展示。我老婆没有记住的黄圣依的新华广播电台播音员的形象完全可以省略。等等。作为一个重大题材的影片,把功夫下在照顾演员的面容上,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损失。

 

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这段历史也并非什么神秘的不可触及的敏感题材,甚至我们可以说,这是一段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再要反复咀嚼也没有更深的意境,还不如来个笔走偏锋卖个乖,还可以让众多明星大腕都落个为母亲生日献礼奉献爱国情怀的好名声。

 

最后,还想谈点看法。最近好象看到一个评价,说《建国大业》开创了一种主旋律影片的新样式,拍摄的新机制。这样的说法我不全苟同。在我看来,类似《建国大业》这样的影片是不可复制的,首先,没有更多的题材可以采取这样的运作机制,新中国成立60周年是可遇不可求的巨大题材。其次,齐集那么多的明星有轰动效应,第一次用有这样的效果,第二次就未必有。所以说开创了新篇章这样的话,有些不靠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