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爱心斑马线

标签:
交通肇事危害公共安全爱心斑马线血案法律杂谈 |
分类: 观察 |
8月4日,杭州再次上演富家子弟城市飙车撞死行人的悲剧。这是杭州一个月内第二起这样的事故。前一起事故中一名大学生谭卓命丧车轮之下,这一次,16岁的花季少女马芳芳殒命爱心斑马线,两起事故各种不同,但是同样都是惨痛的教训,给四个家庭以及更多的亲朋好友造成了极大地损害。
再来回顾车祸的过程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愤怒地谴责两位肇事者胡斌和魏志刚以及他们家长的责任也并不能挽回死者的生命,这当中的确有太多的教训可以汲取,因为这其中家庭条件优渥,宝马貂裘锦衣玉食的生活使他们逐渐缺乏社会责任心,缺乏谨慎守制的精神,纨绔子弟的这种浪荡风格,成为家庭和社会一种不太安定的因素。我们这样说并非对富家子弟有什么成见,我们也的确看到过出身豪门,但是殚精竭虑,艰苦拼搏,少有不良习气,多有优良品格堪当大任的富二代,他们本身就是社会的精英,但是,现在看,这样的精英不是凤毛麟角,实在也是难得。从杭州这两起车祸中,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那种不明事理,不知深浅的玩主式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悲情的一代。
从胡斌到魏志刚,从谭卓到马芳芳,还有更多的后继者,我有一点感想十分强烈,那就是胡斌的案子很明显判得有些过于轻巧,完全不足以惩戒效仿者。我们相信法院在审理胡斌案件时,是依照法律办事的,有着十足的理由这样审判,他们也是本着自己的良知在行事的,他们会充分考虑肇事者和受害者的利益,照顾到了两个悲剧家庭所造成的深深地伤害。在备受社会关注的情况下,这些法官们谅也不敢徇私,不敢马虎。但是,我们要说,从现实情况看,胡斌的案子判轻了,本来应该严惩以儆效尤的,却因为种种原因被轻轻放过。我们说法律是什么,是对已经犯罪的给予审判和惩戒,也是对那些还没有犯罪却可能犯罪的给予警示。从社会安定的角度说,我们很难说这两种功能孰重孰轻,我们既不说法律就是对犯罪本身的审判,他罪有应得就可以了,至于对他人有没有教训的意义却可以不管不顾。我们也不能说为了教训他人有必要特别使用重典。但是从现实情况看,胡斌案这样恶性的案件,对社会造成了这么大的影响,却只简单地以交通肇事来判,自然给社会和他人这样的错觉:没有关系,对社会造成这样的损害,只有三年的罪过。尽管三年的牢狱之苦也是苦,但是毕竟转瞬即逝,出来后又是一条好汉。
这让我们不由得联想成都的孙伟铭案。7月23日,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发生在去年底的孙伟铭无行驶证且醉酒驾车造成四死一重伤案进行了公开宣判。法院一审认定孙伟铭的行为已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且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故依法判处其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相对胡斌来说,孙伟铭案当然性质更严重,醉酒驾车,四死一伤,后果极其严重,孙伟铭罪有应得。但是胡斌案也有起特殊性,那就是在闹市区飙车,这样的交通肇事行为其犯罪性质也是极其严重的,照我看,完全构成了危害公共安全罪。显然,判胡斌交通肇事罪是重罪轻判了。我们不能说魏志刚肇事就是因为胡斌这样的案子被轻判才导致的,但是设想,如果胡斌被重判了,以危害公共安全罪来量刑,那么,魏志刚之类的人一定会受到更大地的震慑,一定会留下深刻的记忆,一定不敢那么放肆而变得有所收敛。我们当然不会指望如果重判胡斌就能杜绝所有的交通事故,但是,起码可以减少这样事故的发生,可以挽救很多个谭卓马芳芳,也可以挽救很多个这样悲剧的家庭。
在魏志刚案中,大家一定注意到一个细节,血案发生的地点正好在所谓的爱心斑马线上,这些斑马线上画着一颗颗红色的爱心,据说这是胡斌案发生之后杭州有关方面专门采取的预防类似悲剧再次上演举措之一。我们相信画爱心是出于好心,出于善良,也会有一定的成效,但是,魏志刚告诉人们,这样爱心是画出来的,想法有些天真,有些幼稚,人们从上面走过,爱心在遭受践踏。我们终于在血的教训面前明白了一个道理,千百个画画的爱心,远不如用完善法律,严格执法的手段处置来得直接,来得高效,只有法律的保障才是最完备的,最具有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