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先生不愚蠢吗?

标签:
易中天愚蠢节目发飙电视快餐文化 |
分类: 电视 |
还是很红,不过显然已经过了盛花期开始打蔫的易中天先生最近火气很大,他在北京电视台录制节目时发飙损人的新闻在网络上炒得火热。我们实在不知道这是易先生在炒作还是北京台的节目在炒作还是一块炒作,或者还有其它的什么原因,总之这事被放大之后的确很吸引眼球,不论是当事人还是看客,都有话说,而且唧唧喳喳,说的很热闹。
我也很兴奋,不过我声明,我不是易粉,当然在此之前也不是什么倒易派,说实话,对轻松有几分诙谐,人长得也精神—至少在那个年龄段的老人来说算是派头十足,有些魅力的易教授很有几分好感。但是这一次,确切地说,在易老师成名之后,我越来越看不顺眼了,因为他越来越涓狂,越来越嚣张,越来越没有耐心,越来越像生了病的狗到处咬人了。终于在看到那天的节目后,最后一点的好感也消失了。
易老师,您不该啊。
这次现场发飙,有人定性为智商问题,其实不然。在我看来,这和智商其实没有多少关系。要说智商,人的智商肯定有高有低,高智商聪明,低智商的谓之傻瓜或者笨蛋。不要以为易先生的《品三国》是多么聪明的著作,是多么高品位的文化产品,事实上,《百家讲坛》本来就是快餐文化,运用的技术手段与炒作超女的一模一样。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有了那些喜欢享用快餐,在认知方面比较简单,在性格方面比较偏执的人在支撑着类似《百家讲坛》这样的节目,所以类似易中天这样的讲师才会那么火爆。可以这样说,没有电视快餐文化,没有尽显电视优势的炒作模式,易中天老师怕依然还是一位到了退休年龄离开讲台过着默默无闻闲暇生活的老教授,不论他自己意愿如何,他的境况与别的教授相比并无二致。易教授之所以脱颖而出,也是机缘巧合,正好撞上了央视寻找文化节目出路的关节点上。现在回想起来,易老师靠什么出名?不就是央视的反复炒作?不就是人们正好想换换口味,想听想看这样的节目吗?别以为易中天老师真是什么大学问家,别以为他在讲学方面真的有什么绝招,真的能够口吐莲花。不就是说了几句三国里谁谁打电子游戏这样的低级玩笑吗?要知道,即便是一条狗上得央视的讲台也会变成大师的。
如果易老师能够这样想一想,自己没有什么超人的本事,自己也愚蠢,只不过机会落到自己头上,就像中了彩票一样,那么他就牛不起来了,或者心生一点愧疚。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靠学问而是仅仅靠运气走红,那么他的确没有什么可以过多炫耀的,他可以兴高采烈,但是不可以晕头转向,不可以不知天高地厚。易老师毕竟是教授级别的,毕竟是出版过学术专著的,毕竟是文化人,他应该清楚什么是真正的学问,什么是天上掉馅饼被砸中的狗屎运。所以他应该清楚,什么时候该收敛,什么时候该稳重。可惜的是,面对着突如其来的变化,易老师真正的被砸晕了,真正像个得志的小人一样变得轻狂,变得没有教养。我们不说过河拆桥,不说知恩图报,单单从一个大学教授的学养和道德来说,他也不该那么发飙,那么损人,那么轻狂。说到底,既然你答应人家做节目了,就要好好配合,要是觉得不合适,事后指明,或者你自己矫正回来,用比较和缓的语气发表自己的看法就是了,根本不需要那么冷言冷语,那么尖刻的话语来羞辱人家。如果你是一个长者,对着晚辈发言讥讽,只能说明你这个长辈不称职,不端庄。如果你是作为一个教师来教导学生,那么讲究教学方式,用学生能够接受的发式来让学生领会接受你的意见观点,这是起码的教学原则。当然,如果作为电视同行—如果易老师承认做过电视节目算是同行的话—他应该有对同行起码的尊重,一口一个愚蠢,一口一个小兄弟,一口一个培训显得太不专业,太不敦厚了。
我们这样说,丝毫没有替北京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开脱的意思,我们觉得这两位主持人肯定算不上伶牙俐齿,肯定算不上城府很深,学问广博。尤其是与名牌大学学有专攻的名教授相比,自然差了一截。但是我们从目前能够看到的主持人提问交流内容来看,还不算离谱,也就是说基本上算不上愚蠢,相反,主持人还是认真的,敬业的,他们实在不该受到如此冷嘲热讽的待遇。
我们只是想说,嘲笑别人愚蠢,大约自己也聪明不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