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方静而不是别人?

标签:
方静间谍央视杂谈 |
分类: 观察 |
因为在央视上重新露面主持节目,方静乃卖国间谍的说法不攻自破,此事就此画个句号,尘埃落定。不过,仔细想来,还是有些说道:为什么选择方静作为造谣的对象?为什么要造那样的谣?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虽然此前有一些类似的谣言,此后估计也依然还会有仿效者,虽然其他的主持人也享受过这样的待遇,但是,此番为什么方静能够入选,被好事者相中?原因是多方面的,稍微探究一下,也有其必然性,实在说方静在许多方面正好符合特定的条件。首先方静主持过《防务新观察》这样比较敏感,比较神秘的栏目,是一个经常出没于军营接触军方的人士,有作案的有利条件,可以不显山露水,借着央视的栏目名义活动。间谍行事,最重要的身份掩护,职业,朋友,活动,最好都能有恰如其分的掩护,让人想不到猜不透,方静央视主持人的岗位正好适应了这样的需要。其次,方静突然从央视主持岗位上消失,既不是正常的退休,也不是观众反映特别不好,或者做了什么有损央视形象的事情,在外界看来,没有什么原因,属于“非正常死亡”。不当退而退,自然有很多联想的余地。第三,方静曾经赴美留学,在西方国家呆过一段时间。那些电影电视剧中经常有类似的情节,在学习期间,对方利用金钱美色等手段,把她发展成间谍。这也属于比较正常的推理。第四,从年龄上说,方静这样将近40岁靠近中年的妇女也是比较理想的间谍人选,有经验,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比较稳重,一旦加入了间谍组织,就会死心塌地走下去,不会半途而废或者充当双面间谍。
第二个问题,则要复杂一点。这和大环境有些关系,特别是当前影视剧中谍战故事层出不穷有关。从前几年的《暗算》算起,到今年央视播出的《潜伏》,类似题材影视剧一部接着一部,几乎可以说连篇累牍,让观众应接不暇,而且收视率经常飙高,在荧屏上掀起了一阵阵间谍风潮。在这样的气氛环境中,杜撰一个央视的间谍是个绝妙的好主意,就这一点说,还真得佩服阿忆的想象力,一般智商的人比如买拐的伙夫范伟之类的人肯定想不出来。
相比较而言,大学教授阿忆自然比傻乎乎的黄健翔要聪明一点,知趣一点,这谣造得也比较有创意有幽默感一点。黄健翔说人家大姑娘被老外搞成宫外孕听着有点出阁,也下作,不光女人对这类事情特别较真,所以陆幽指定要起诉,要为自己的清白和名誉讨个说法,就是一般男人听了也觉得无趣,要有问题也该好玩一点,比如因为献身老外,为国足永不言胜的事业作贡献而得了艾滋病什么的,也算是时髦和先进的。就这一点上说,大学教授显然要高明些,说人家是间谍有些离谱,所谓离谱就是不真实,假到一定程度就成了玩笑,成了黑色幽默。作为被造谣的人,虽然愤怒,虽然觉得被伤害,但是却不会觉得特别伤心,没准儿还暗自沾沾自喜,因为间谍是高智商的职业,像007那样的间谍当得光鲜惬意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