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琴坛村

标签:
山村休闲照片文化新农村建设旅游 |
分类: 旅游 |
知道琴坛村是在网络上,曾经见到过那样的一张照片,在村头,一棵枝叶茂盛的香樟树张开绿色的胸怀,透过叶子的罅隙,依稀可见村里粉墙黛瓦,农舍炊烟。村口有一座桥,这桥看上去有些年头,小桥两边的石头都有些斑驳,长满青苔,既显示出顽强的绿色生命力,又仿佛镌刻着逝去岁月的沧桑。那桥拱虽不大,线条却很柔和,农舍、香樟和小石拱桥组成的画面似乎出自丹青高手的笔下,充满无限的回味。
自打一看见那张照片,我就有些向往那里。香樟很多,但是那样枝繁叶茂生机盎然的不多,围绕着村子的小桥很多,但是古老精巧的不多,为了修筑新农村的康庄大道,那些小桥大都被拆除了,也有的小桥本身年久失修,不堪重负坍塌损毁了。
琴坛村的小石桥牵动着人们的目光。那天我们去了,可遗憾的是我们转悠了老半天就是没有找到这个地方。或许是这个小村实在有些不起眼,或者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熟视无睹,压根就没有什么新奇的感觉,又或者是言语不通,用当地方言发音该怎么说我们不知道,总之,当我们出发,来到附近的那些地方打探时,得到的回答大都是摇头,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有一个老者好像听说过这么地名,可是他也说不清楚到底在哪里。
我们也没有特别在意。我们想,这样的去处或许哪里都有,只要我们耐着性子找,总有见到的那一天。那一天要是不经意间走进琴坛,那种惊喜会带来更好的感觉。此刻,我们就随缘了,随心所欲,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开到哪里算哪里,只要车子没有问题,汽油管够,只要带着干粮不会饿肚子,往前开车就行了。
一路上还真的找到不少可观的去处。我们走的线路基本上算是半山区,又是沿着河流水库,所以苍翠碧绿的茶山是普遍的风景。茶农们正在采摘,绿油油的茶山上不时顺着山风吹来机器的轰鸣,大面积的茶山更适合机器作业,采茶修剪茶树一次性完成了,减少了人力。不过,这样的方式对很早开摘的嫩茶来说可能是不适合的,那时茶牙幼嫩只能用人工精细地采摘,稍有偏差闪失那上好的茶叶就被毁了。
我们走进了路边一个山村。这个村子有一个很特别的名字,叫“乌云”。附近还有一个村庄叫“青草”,这里的村民很喜欢把这两个村子连在一起,“青草乌云”,这样一叫,两个原本也平常的村子顿然有了些诗意。不过,当我们走进这个叫“乌云”的村庄时却发现,这个村子实在是一个很富裕,建筑也很新颖的新农村,这让我们多少有些失望。原本我们想象,房屋是古旧的建筑,墙是斑驳的白,瓦是泼墨的黑,石板铺成的巷陌,在夕照下泛出油光,炊烟袅袅升起,几声鸡鸣狗吠,合着挈妇将雏的鼎沸人声,共同组成一首乡村奏鸣曲。这个曲名就叫“青草乌云”。可惜我们找不到那样的田园风貌,这里的建筑太新了,对我们形象中的古村来说它简直是太豪华了,太现代了,太城市化了,以至于村头的一棵香樟和旁边的高楼挨着,可我们怎么也觉不出他们之间的和谐。看来,新农村建设的确有一个姓农还是姓城的问题,就旅游休闲而言,也是一个围城现象,城里的人想到农村旅游,农村的人想到城里看看。城里的建筑想做得具有田园农家风味,村里的房子村镇道路想造得像城里那样豪华气派。
我们要找的琴坛村,也会不会让我们失望,盖起了崭新的高楼,铺成了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