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征燃油税,该算算账了

标签:
金融危机燃油税汽车 |
分类: 旅游 |
今天官方公布了开征燃油税的方案面向全国广泛征求意见。方案写明,燃油税每公升1块钱。既然税率明确了,咱们也来算算账,掂量掂量自己的荷包到底该为此多付出多少。
我的途胜车每个月大约跑上1000公里,正常年景不会超过1200公里,当然,上下班短途跑跑再少也不会少于800—900公里,要按照普通城市道路耗油算,大约是120—140公升,一般都在130公升左右。也就是说开征燃油税之后,我每个月要付出上缴国库此税130元,一年下来,向国家纳税1560元。与每月200元一年2400元的养路费相比,燃油费改税我其实是获利的,要减少支出840元。就这个意义上说,我要欢呼收税好,我乐意。
不过,这只是其中的一种算法。事实上,我每月1000的公里数,是正常上下班,或者偶然短途旅行的情况,要是遇上一次长途驾车出行,那么就得另外计算了。
以2007年计算,我开车去西藏,从东海之滨到青藏高原横穿中国,全程超过10000公里,以全程百公里平均油耗10升计算,如果开征燃油税,我为此多付出1000元。去年我去上海看网球大师杯的总决赛,来回上海大约是1000公里左右,假如有燃油税我将多支付100元。去西藏的1000元,去上海的100元,那么大型的活动,相比其它项目的耗用支出,我觉得还是能够接受的,以我而言,起码不会因为这样的税率多支出这样的一笔钱而考虑取消行程。
记得当年海南实行费改税开征燃油税之后,央视做了一条新闻,具体内容我忘记了,但是那个题目印象深刻,叫做“一脚油门踩到底”,好像这条新闻当年还获得了全国的新闻奖。当时费改税是作为怎么样方便老百姓,怎么样更加合理科学进行行政收税收费改革的举措来宣传来推广的,可惜直到今天,这样的政策才有可能在全国施行起来。虽然从这个政策的执行情况看还有一些问题,比如那些收费站如何规范的问题,如何对公益性的行业进行政策补贴,如何对农村不上路的使用柴油的农机具进行补贴等等。另外,具体到每个人情况都会有差异,我个人这样分析并不等于其他用车人也这样分析,我能够接受未必其他人也能够接受,这些问题也都有待于在开征燃油税之后针对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调整,但是,在道路等公共设施日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的大背景下,费改税体现每个公民权利与义务相对称,“多用多缴,少用少缴”的公平原则。它的好处在于利用税收杠杆引导有车一族节能减排,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于国于民都是利大于弊的好事情,我们更没有理由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