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唐棣
唐棣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7,633
  • 关注人气:23,65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该好好治治对阎崇年掴掌的人

(2008-10-09 14:49:33)
标签:

阎崇年

掴掌

无良

严惩

学术争论

杂谈

分类: 观察

该好好治治对阎崇年掴掌的人

 

此风邪恶不可长,该苛以重责,这是我得知阎崇年在著作签售现场被人掴掌后的第一反应。

 

这事虽然过去已经好多天了,可各方声音却依然热闹,思考也更加深沉了。大部分人都在谴责那个无良者,都同情学者阎崇年,包括当地的警方给了打人者拘留15天的处罚。但是也有一些人,包括那些所谓的学者,打人者的亲属等,对此事却有另外一种说法和观点,一些学者在对阎崇年表示同情,对打人行为进行谴责的同时,却打着所谓学术讨论的幌子,对由历史学术观点引发的争论,引向另外一个方面,他们指责阎崇年的观点,还说这起掴掌事件可以警醒阎崇年,好像阎崇年是个老糊涂或者是陷入了严重错误的泥沼,需要有人掴掌给予提醒让他悬崖勒马。这样的观点给人地感觉是此事全由阎崇年治学不严观点偏颇学风霸道引起,打人者不但没错,反而有功。也有人以为一些小人物在遇上自己的观点不能伸张,在与一些大人物交流处在不平等的地位,或者苦于没有机会进行对话的时候不得已才采取极端行为,掴掌事件其实是这种困惑的表现。

 

这些观点我是不能接受的。在我看来,那个掴掌打人的人,绝对不是在捍卫真理,在阻止什么错误,这和学术上的争论切磋一点关系都没有。他的目的无非就是想出名而已,想通过这样的行为来让全中国人都知道他的名字,所以他的行为实际上属于一种炒作自己的行为艺术。一个人想出名无可厚非,在市场经济的年代,在崇尚个性化生存的时节,注意力就是经济,名气大可以为自己带来丰厚的回报。但是,想出名也要循着正道,也不能建立在伤害别人的基础上,不能损人利己。有些人想出名都快想疯了,如果可以一举成名,红遍天下,他们可以不择手段,可以不顾颜面,可以抛弃仁义廉耻等一切道德规范。

 

在当今社会出现这样的人不足为奇,因为已经有了他们生存的基础,我们应该思索的是,我们应该以怎么样的态度和措施来应对他们的挑战,是宽容还是严责,是纵容还是处罚,是为之说项还是揭露其害。面对掴掌阎崇年的行为我们应该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掴掌阎崇年属于无赖,属于无耻,属于无良,这样的行为会对社会造成危害,一个正常的和谐的社会绝对不能容忍这样的行为。

 

我想,既然不是什么学术的争论,从行为本身而言,既然是危害公共治安安全,对一个75岁老者的侵害行为,不论是从法律上还是尊老爱老的社会公德上都有危害,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姑息的呢?家属还有什么可以抱怨处罚过重的呢?对这件事,我们还需要明白一个概念,仅仅是一个巴掌,也许的确不会对哪怕是古稀之年的老者造成什么身体上的器质损害,但是这明摆着是对人的精神的侮辱,就是对一个人采取了泼粪等行为,对生理上的确不会造成太多的不利影响,最多是惊吓,但是对人精神污损却是非常严重的。在书店签售这样的公共场合,当着那么多的读者,对一个人扇耳光,这是对人极大的侮辱,这决不仅仅是一点皮肉之苦,要说危害,这样的精神损害后果尤为严重。

 

从实际的社会影响来说,我们也不能放过这种行为。如果有人想为了扬名,为了扩大自己的影响力,都来效仿采取这样危害别人安全的过激行为,那这世界岂不乱套?我们的法律也好,我们的道德规范也好,就是要制止甚至杜绝那种为谋取一己私利而公然损害别人利益的行为。只有这样的无良者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对他们的惩戒足够严厉,起到了震慑效果,让他们觉得这样走捷径出名从成本上说根本不上算,才能从根本上制止类似的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