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会在接到诈骗电话时诅咒对方吗?

(2008-09-05 13:35:51)
标签:

电话诈骗

应对

诅咒

无聊

做人

厚道

杂谈

分类: 观察

你会在接到诈骗电话时诅咒对方吗?

 

做人要厚道,这句话是张国立说的,在冯小刚电影《手机》中,用四川话说的。作为经典电影台词,这句话被引用的次数很多,几乎每个人都会这样说,而且不管谁只要引用这句话都会摹仿四川话来说,这是《手机》这部电影的贡献。

 

其实,大家愿意说“做人要厚道”这句话,都是有背景的。现实社会中人们常常被欺骗,被侮辱,也常常变着法子欺骗别人侮辱别人。自己被骗了可以有几种应对方式,比如选择沉默忍受,选择吃亏是福这样的自我安慰,也有选择报复和反击,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寻找一种心理的平衡。而在你要欺骗侮辱别人时,你要选择报复时,有人就会搬出张国立的话,用电影中费墨老先生的口吻说,做人要厚道。意思是得饶人处且饶人,与人为善就当修桥铺路。

 

绕了这么一个大圈,其实是有来头的。昨天我遇上这样一件事,有些愠怒有些郁闷,那是一个电话引起的。我正在写稿,突然手机铃声响起,我8一看是陌生的号码,有意不接,因为现在那些莫名其妙的电话实在太多,接了毫无意义而且浪费电话费。可是,迟疑了一下我还是接了,我怕耽误了正事。

 

电话那头是个男人的声音,“哎,你好啊,你还在××吧?”听上去是老熟人的问候,但是我知道这人我肯定不认识。我问“你是哪位?”

 

对方笑了一声,“哦,我的声音你都听不出来了?”

 

我知道我遇上传说中江湖骗子的欺诈电话了,接下来他就是要我主动凑上去说,你是××人,叫什么之类,然后再提出借钱或者要什么东西之类的要求。

 

那时节我的心情不错,我有意逗逗这个骗子,我说“你是那谁嘛,对了,是杭州的胡总吧?”

 

对方以为我上当了,连忙顺着竿子往上爬,“对对,你的记性真不错,我是胡总,最近很忙吧?”

 

套上近乎了,“对,马马虎虎了,你呢?”

 

“忙啊,很忙。业务上的事情焦头烂额的。”

 

这一番对话完全像是一个熟悉的老朋友之间的寒暄。我突然觉得这样继续下去很无聊,和一个骗子有什么好谈的呢,我决定结束通话。不过,我恨他浪费我几块钱的长途漫游话费,我也要报复一下。

 

我接着说,“是啊,大家都很忙。胡总啊,我记得你父母亲刚刚出了车祸死了,后事都安排好了吗?”

 

对方知道我识破了他的骗局,在诅咒他,他的反应倒是很快,“你家才死了人了呢。”

 

我掐断了电话。这个骗子耽误了我的时间,浪费了我的话费,不过我也骂了他,诅咒了他,心里上有了报复泄愤的快感。不过事后仔细想想,何必呢?对这样的骗局不上当,径直挂断电话也就完了,损失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没有其它更多的后果,再说你的诅咒也不能让他这样的骗子悬崖勒马,迷途知返,连刺激他的感情也许都算不上,因为对他们来说,道德层面的诅咒根本不起作用的。所以结论是完全可以置之不理,如同没有发生过一样,这大约也是做人厚道的一个方面,看来,这方面我还是需要修炼。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要是可能的话,我们应该配合警方打击这一类违法犯罪,毕竟这些人在触犯法律,作为公民,我们完全有义务做好这样的工作。如果我们置之不理,等同于姑息纵容这样的犯罪,他们也许在你这里不能得逞,但在另外地方则有可能对别人造成财产的损失。只是对这一类新型的犯罪行为,警方也有些挠头,因为异地犯罪的较多,而且大都是运用手机或者银行汇款之类的高科技手段,取证、抓捕都有些难度,一般说警方只要不是数额巨大或者后果严重,立案侦办的可能性也比较小,这就造成这一类犯罪比较猖獗。既然不能从法律上惩治他们,所以很多人也就像我一样诅咒恶心一下他们,算是出出气了,这其实也是很无奈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