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都看懂伦敦的八分钟了吗?

(2008-08-26 09:26:31)
标签:

奥运

闭幕式

伦敦八分钟

风情

文化

差异

宏大

细节

创新

体育

分类: 运动

我们都看懂伦敦的八分钟了吗?

 

在几乎所有悬念都已经揭开的北京奥运会闭幕式,人们要想有什么盼头,那就是想知道到底来自英伦半岛的八分钟将如何演绎和展示。这比多明戈和宋祖英的所谓英戈组合更有噱头,更有吸引力。期盼这个八分钟不光是想了解四年后的伦敦将会以怎么样的姿态举办奥运会,说的刻薄一点中国人有点自私,也许心底里巴望着伦敦的奥运大餐不及中国的,即便没有这样狭隘的思想,起码我们也会有点优越感,你瞧,我们已经办了一届很不错的奥运派对,现在该看看你们的了。

 

带着这样有些复杂的心态看闭幕式,看伦敦的八分钟,自然就会沉重一些,缺少点轻松的娱乐精神,但是问题的严重性还不在此,我和许多人交流过看法,其实,很多中国人并没有看懂这八分钟,奇奇怪怪的英国人让我们有些懵里懵懂,大部分人都是仅凭着一点视觉上的感受加上想象,对内容和含义作了一些揣测,自然这样类似蒙题的结果是五花八门的,有惊叹叫好的,自然这样的叫好有真正看懂了的,也有盲目崇拜的;有嗤之以鼻斥之为什么玩意儿的,自然这样的评价也有自己的标准和定规,也有一些是瞎起哄人云亦云的;除去这两个极端,我想大部分人都处在犹豫观望之中,模棱两可,似乎看懂了一点,好像又没有看懂或者说心里没有把握,到底是不是这样的意思。

 

作为普通人我也是其中第三种人。说实话,第一次看的时候并没有了解背景,自己当时也还沉浸在北京风情展示的大杂烩,中西合璧的乱炖中,当2012年伦敦奥运会那个形状奇特的会徽出现后,随着这本英国折子戏的上演,我们也逐渐被吸引到其中,那辆漂亮的双层巴士我们看懂了,但是猜不到其中还有那么多的玄机;在巴士车站候车的各色人等在焦虑地等待来车我也看懂了,可是他们的动作,特别是一会看着报纸,一会又将报纸扔掉的动作寓意什么,又不明白了;接下来人们挤车都想上车突然里面出来一个小女孩,人们又都自动地散开了,为她让路的情形我也看懂了,我的理解这是英国人的绅士风度;至于后面小女孩从另外一个小女孩手中接过一个足球,然后众人自觉用身体铺成一条路将小女孩再次送上巴士,还有性感女歌星的演唱,老绅士的演奏,一直到贝克汉姆将足球踢向世界,我都有些半梦半醒,对它的理解似是而非。

 

闭幕式结束后,我对伦敦八分钟意犹未尽,急急忙忙上网查了一下,加上行家的点拨,我恍然大悟。在我看来,这个八分钟是纯粹的展示了英伦风情,诠释了英国文化的精髓。作为和东方文化的截然不同的理念,伦敦将会展示与北京奥运会完全不同的景色,如果我们要展望一下,那么北京和伦敦的区别在于宏大与细节,正统和创新,形式和精神。

 

伦敦八分钟的主要元素其实就是三个:巴士、小女孩、贝克汉姆。而其中的灵魂是那辆具有象征意义的巴士。巴士是英国和北京、和整个世界的连接点,也是体育、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交汇点,同时通过它的变形以及舞台感的演示,展示英伦文化的丰富多彩和历史的悠远凝重,特别是它城堡式的形制,更加具有坐标意义。至于小女孩,我们可以把看作她体育的化身,看作人类精神生活的象征,在蝇营狗苟,忙忙碌碌的生活中,突然体育来了,我们顿时记起,除了日常琐碎繁杂的生活之外,还应该有更高尚,更纯粹的精神生活,我们应该为之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要邀请全世界的人和我们一起欢乐,一起共享美好的生活。

 

当我们读懂伦敦八分钟之后,我们不禁为之赞叹,到底是出了不朽的莎士比亚的国度,他们蕴含的戏剧天赋永远充满着神奇的想象。那简单的一辆道具车、一个车站、一个足球蕴含了丰富的理念,丰富得就像一张上面什么也没有的白纸,任凭你想象和填充。这大约是东西方文化的一种差异,你看,不论是开幕式还是闭幕式,诺大的鸟巢上上下下,前前后后,不但挤满人,而且在几十米的地下,鸟巢的顶部,都利用上了,人多人挤人,挤得密不透风,挤得有些喘不过来气,这样的演绎,纵横磅礴,气势如虹,满满当当,严严实实,也就少了灵动,少了细节,少了新奇,少了顿挫,少了想象空间。张艺谋把什么都想到了,什么都填满了,唯独没有留下你自己的。

 

这让我们不禁感叹文化之差异,所带来的感受也如天渊之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