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母亲的麦秆扇

(2008-07-17 09:59:36)
标签:

麦秆扇

母亲

工艺品

生活习俗

记忆

情感

分类: 记录

母亲的麦秆扇

 

昨天编辑了一篇关于浦江麦秆扇的新闻,很有感触。

 

在如今现代化的生活中,麦秆扇已经淡出我们的视线,空调,电风扇大行其道,电钮一按清风徐来,凉透心脾,尽管费点电化点钱,可是有了现代化的享受,谁还会在乎几个钱呢,谁还会为了俭省几个钱关了电扇,关了空调而重新拿起古老的麦秆扇呢?

 

可是在浙江浦江的乡下,一位80多岁的山乡老妪告诉你,还有人惦记着粗俗的麦秆扇,虽然如今乡下会做这种扇的人不多了,可是只要她活着一天,她就会编一天的麦秆扇,一直到她再也动不了手了为止。老大娘的确老了,说话有些漏风,而且方言很重,有些话只能意会了。可是她眼不花,耳不聋,手脚还很麻利,那些与她相伴大半生的麦秆在她手中变得色彩斑斓,充满灵气。可是大娘说,编一把扇要好几天,这还不包括前期的准备工序。一把新鲜的麦秆要先用淘米水浸泡,要使脆生生容易折断的麦秆变得既柔又韧,还要染上五颜六色,另外还要准备好各种辅助材料,比如缝制的线,竹子的柄,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那些布料贴花。只有颜色搭配得当,贴花别致,手柄应手,才是一把上好的扇,才能算是一样精致的工艺品。

 

老大娘很自豪地说,我们浦江的麦秆扇,花头经多着呢,五花八门。从编织方法上分,有串扇、扎花扇、贴扇、团扇、平扇。从花型上分则更多,诸如五色扇、孔雀扇、石榴扇、拍扇、粗扇、细扇……等等。光是平常的贴扇,就很多变化,因为它主要以麦秆贴画的精、细、巧见长,所以艺术性很强,麦秆画是浦江的一绝,它是将麦秆破开刮平,拉成宽度均匀的麦秆片,根据自然纹理方向和色泽,在薄硬纸上将麦秆拼贴各种图案,包括平面或立体的花鸟、草虫、风景等,尤其是花卉翎毛的细微纹理,效果光洁闪亮,特别好看,只是使用起来有些碍手碍脚,怕损害了精致巧妙的麦秆贴画。

 

老大娘还告诉记者,如今用麦秆扇的人真的不多了。她也老了,编不了多少了。可是,还是有一些城里人,看上去也是很有文化的人来找她,专门提出各种要求,请她编制有特别意义的麦秆扇。大娘说其实这也赚不了几个钱,不过看到大家手中悠闲自在地摇着她编的麦秆扇,心里也很高兴。只是心里担心,再往后要是自己不行了,这门手艺怕是没有人能够接的下去,说这话的时候,老大娘神色有些黯然,不过她很快开朗起来,轻松地说,没了就没了吧,这也不是什么高深的手艺,再说,电风扇,空调多了,再用麦秆扇就显得老土,也不方便了。

 

编完了这一条新闻,我许久没有说话,当然不是为麦秆扇逝去的光彩,我想任何一门手艺,任何一种生活方式,总有淘汰更新的时候,这样的消逝是一种轮替,是一种进步,我们不可能永远沿袭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习俗一成不变。可以说那些生活方式只是一种外在的躯壳,在岁月的变迁中,在我们变换生活方式时,我们扬弃的是那些简陋的粗鄙的不合理的形式,我们需要承继的是里面的精神,这些精神就是乐观,美育,不断创新等等。这些精神是亘古不变的,是可以继续发扬光大的。

 

看着新闻的画面,我想到了我的母亲。老大娘和我母亲的年纪相仿,在我的记忆中,母亲的那一把麦秆扇要大的多,结实的多。小时候,我们兄妹四人住在一个狭小的屋子里,也就十几个平米的样子,冬天还凑合,人多热气大相互还可以温暖,而到了夏天酷暑,这日子实在有些难挨。没有电风扇,也没有任何的纳凉工具,只有母亲手中的那把麦秆扇。那时候我和妹妹与母亲一起睡,为了让我们兄妹能够入睡,每晚都是母亲不停是摇着扇,我们就在那一阵阵裹着炎热的风里酣然入梦。为了让风再大一点,母亲特地让乡下的朋友编了一把特大号的麦秆扇,扇面比一般的足足大了两倍,扇出的风自然也强劲了好多。不过摇着这样的麦秆扇花费的气力也要大好多,很多时候,摇着摇着,母亲自己也累了睡着了,只要母亲地扇子一停,我和妹妹立即感到闷热,懵懵懂懂地喊热,开始不停地躁动,母亲惊醒过来,捡起麦秆扇,继续摇将起来,风再次吹来,我们再次进入梦乡。有时候一个晚上要反复多次这样的场景,母亲累了睡了,麦秆扇停了,我们醒来喊热,母亲醒来继续扇着,我们继续睡觉。母亲是一家榨油厂的一线工人,要三班倒,平常和男工人一样工作,劳动强度自然很大,很辛苦,回家来本该好好休息,可是为了我们睡好休息好,她依然继续劳作,这时候,麦秆扇也成了她的好帮手。

 

长大后,我们搬了几次家,那把大大的麦秆扇再也没有看见过。再后来,我们都不用麦秆扇了,有电风扇,有空调了。躺在凉爽舒适的空调房内,偶尔我们也会回忆起当年母亲摇着大麦秆扇的镜头,但是更多时候,我们什么都不会想,酣然入睡,一觉到天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