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汶川地震白岩松新闻现场第一线采访感受央视杂谈 |
分类: 电视 |
白岩松终于来到地震灾区了。
今天看央视新闻频道的滚动直播,终于看到白岩松已经走出演播室,来到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了。白岩松来到唐家山堰塞湖现场,和北京演播室作了连线。也许他刚刚到现场,还没有适应抗震救灾第一线紧张的气氛,不过,我相信,既然白岩松来到了灾区,他的脚从一踏上四川灾区土地的那一刻起,白岩松的报道就会变一个味道,他秉承的理念就会上升一个台阶。
从时间上说,白岩松来到灾区晚了一些,作为电视台的记者,作为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应该清楚,灾后救援第一阶段是新闻报道最重要的也是最好的时机,因为那个阶段情况最复杂,各方救援队、各级领导在救援和指挥工作中,面临着情况不明,需要作出决断最为艰难的境况。同时,第一阶段主要任务就是救人,那些在废墟中被埋压的人以极其顽强的毅力坚守生命信念,决不放弃,而各界上至共和国主席下到普通志愿者以大无畏的无私精神,以生命崇高为第一信念,只要有一息尚存,决不抛弃,有一份的希望就必须完成百倍的努力。在这样的情况下,新闻工作者毫无疑问应该全力以赴,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采集第一手的新闻素材,感受最原始的新闻气息。很可惜的是白岩松错过了这样最佳的时刻,这对新闻记者来说是一个不可弥补的遗憾,所以我说白岩松应该去现场。
当然,只要白岩松来到现场,也是一个很好亡羊补牢。而且,希望白岩松时刻记住,新闻记者新闻节目主持人的所有新闻感觉、新闻冲动、新闻理念、新闻灵感都来自新闻现场,不要指望在远离新闻事件第一线的演播室能够产生伟大的思想,能够诞生不朽的新闻作品。演播室是新闻的终端而不是开始,演播室是新闻的下游而事件才是源头是上游,一个聪明的新闻工作者决不会在没有开始时就结束了。
从这个角度说,还是该祝贺白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