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汶川地震人性生命伟大杂谈 |
四川汶川大地震已经发生九天了,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部队、医疗救护队、志愿者、国际救援队以及社会各界对灾区的救援行动一刻也未停止,爱心在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感动也在每时每刻让心灵震颤,我们共同来记录那些感人至深的瞬间。
☆
20日18时10分,在空军某军用机场一块绿色草坪上,刚刚归来的15名伞降勇士接受了记者的现场采访。身背行囊的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翕动着干裂的嘴唇,对记者说:“在茂县灾区的7个昼夜里,我和战友们冒着多次余震,翻越了4座3000多米高的山峰,徒步220公里,先后在7个乡55个村庄侦察灾情,向上级报告重要灾情30多批次,为指挥部指挥部队开进和部署抗震救灾提供了科学的信息依据。”
当记者问到当时从4999米高空伞降时的情景,他说,茂县是高山峡谷地形,境内山峰多在海拔4000米左右,伞降难度很大,当时无地面指挥引导、无地面标识、无气象资料条件。“我第一个跳出机舱后,主伞没有开,下降到大约700米时,我沉着迅速地打开了备份伞。”李振波说,按照“空中选片、地面选点”的空降要求,他一方面准确选点,一方面引导后续的伞兵向我集结。李振波在一片复杂的地形下着陆20分钟后,其他14名伞兵也迅速集结到他的身旁。他们第一时间与茂县县长高加军取得了联系,并把茂县的受灾情况向指挥部作了报告。“解放军来了,我们的救星来了!”当地群众看到他们,激动得热泪盈眶。
☆
杨云芬,女,52岁,马尔康县卫生保健所退休医生,2008年5月15日遇难。遇难地点:汶川县映秀镇。5月12日,天摇地动,映秀一瞬间就碎了。夹在香樟坡与五台山之间的峡谷上,一栋5层高的家属楼被轻而易举地撕开,一半垮塌,一半倾斜欲坠。这栋楼,就是杨云芬的家——阿坝州交警支队直属大队家属楼。她和老伴连富林搬到这里,是为了照顾外孙女雯欣,也帮女儿连蓉料理家务。但是此时,原来的一家人,杨云芬被压在碎石之下。连富林去了;连蓉,映秀小学的老师,为了救13个孩子也遇难了。第一个发现杨云芬的,是直属大队的一位马姓民警。地震刚过,他跑到楼下趴在废墟中大喊“里面有没有人?”很快,他认出了一个声音,正是杨云芬。此时,映秀交通全断,几乎与世隔绝。两天之内,没有任何外援。幸存者很快投入到自救中。地震第三天下午,救援部队进了映秀镇。近30个救援人员,三班轮流上阵抢救杨云芬。然而,坍塌大楼的废墟结构异常复杂。掉落的水泥板和混凝土大梁横七竖八,即使有空间,也被砖块和泥沙填满,严重倾斜的楼墙,又正好挡在逃生方向上。这种局面,不但被困者命悬一线,救援者的生命也面临巨大的威胁。救援者设了三个观察哨,时刻盯住周边的水平信号标。一有不妙,立即大喊撤离。然而即便如此,四批消防官兵和武警战士尝试了一段时间,都没救出杨云芬。得知救援条件恶劣而且威胁救援者的生命,杨云芬开始不住地流泪。一位参与救援的女医生回忆,老人流血的下肢无法止血,但她的意志很坚强,希望活下来的欲望尤其强烈。每一次救援失败总让她流泪满面,之后她又不停地鼓励救援者,“你们加油,我也配合你们。”时间到了15日,救援人员还在一点一点靠近杨云芬。不过这时,杨云芬已经做出了放弃的决定。上午9时40分,被巨大疼痛折磨得精疲力竭的杨云芬突然对女医生说,“你们别管我了,这里危险,放弃我吧,你们去救别人!”女医生不相信:“我们不会放弃你。”就在女医生继续安慰杨云芬时,眼前的一幕让她惊呆了。杨云芬右手紧握一块尖长的玻璃片,朝自己左手腕部用劲一划,血从腕部流淌出来。女医生见状拼命伸手要抓住杨的手,但总是够不着。
“奶奶,你不要啊!不要啊!”女医生叫到。杨云芬又划开了右手腕的静脉。眼前,一片红色。趴在一旁的女医生嚎啕大哭。泪眼中,她又眼睁睁地看着杨云芬吃力地吞下了自己的金戒指。一次余震袭来。慢慢的,杨云芬低下了头。
☆
不满12岁的龚辉是什邡市洛水小学五(1)班学生,他回忆地震发生后,大家正准备上课,突然教室开始摇晃,墙上的东西往下掉,他立即往外跑。刚跑到拐角处,楼梯间一下子塌了下来,龚辉马上被砖块和预制板压着,双手被砸伤,无法动弹。“我被压倒时,感觉房子还在动,过了好一会才停下来。”龚辉说,他马上就听到哭喊声,有人喊救命,自已也跟着喊了起来。细听周围的喊叫声,龚辉很快发现在他前面的是班长张玉婷,后面是肖佩林……还有很多同学在周围。“我们喊了很长时间,但一直没看到有人来。我当时想,这样喊下去会口干舌燥,不如一个接一个喊。”在龚辉的号召下,被埋同学挨个喊“救命”。由于远离市区,洛水镇在震后一段时间内尚无大批营救队伍赶到。天黑前,龚辉和同学们的呼喊声被赶来的工人听见,遗憾的是,肖佩林得救了,龚辉却仍被埋在废墟里。“我听到妈妈在叫我,那时我呼喊的声音越来越小了。”龚辉说,他感到口渴难忍,“实在受不了,我就使劲用牙齿咬自己的腮帮,咬了三下,我感到一股血流了出来,马上吞下。”龚辉说,“刚开始咬的时候还觉得疼,后来咬多了,就习惯了。”“我一口渴,就咬腮帮喝血。”喝血并没有缓解龚辉的疲劳,13日凌晨,他迷迷糊糊睡着了。是班长张玉婷叫醒了他:“龚辉,我们都不会死,会有人救我们的!”这句话让龚辉一下子充满信心。他在废墟里与班长商量:没有脚步声,就不呼喊,节省体力。终于,到下午2时,张玉婷、龚辉相继被挖出来。
前一篇:《生死不离》:滴血凝成的歌
后一篇:王石真的不是一个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