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你怎么切削反手?

(2008-04-30 16:37:11)
标签:

网球

技术动作

费德勒

罗迪克

休闲网球

体育

分类: 运动

 你怎么切削反手?

 

对我们这样纯属网球爱好者,基本上以快乐为主的休闲网球来说,本不应该对网球的技术动作做过多的要求,略知皮毛,能够上手对拉对打就可以了。不过一则我这个人有时候挺较真的,喜欢探个究竟,凡事喜欢唯美,尽管是娱乐为主,但是也希望自己的球打得比较规范比较漂亮。但是这样做难度的确很大,要掌握一项专业精确技术除了需要我们自身主观努力之外,还需要很多客观的身体素质条件,有时候身体条件不允许一切都免谈,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只能说尽最大的努力而已。另外一方面,经过努力要是掌握了一项好的技术,打出了很流畅很精准进攻球的话,那也是一件很痛快很惬意的事情,很有成就感。

 

相比正手,我的反手位弱势更明显。我喜欢打单反,但是技术不熟练,虽然最近有起色有了新的体会,成功率和实战运用熟练程度也有所提高,但是毕竟没有多少进攻性,对对手的压迫性不强,所以自己的反手明显偏弱,等于露了一个破绽出来,老是被动挨打,有时候打得也很窝囊。我曾经尝试着练习反手位的切削,但是一直收效甚微。不是教练没有教,也不是没有仔细观摩认真实践,实在是没有技术没到那一步体悟不了。直到有一天有一个教练—一位大学网球硕士在看了我的动作之后给我点拨,让我茅塞顿开。其实他的指点很简单,也很直接,他说你的切削什么都不需要改动,只要引拍再往后一点。我尝试着做了,果然招招灵验。后来我反复琢磨了,以前我的切削动作采取了开放式站位,身体面对来球没有更多的转动,切削的击球点都在身体的前方,所以我的切削挥拍轨迹基本上是横着走,从身体的左侧开始切向右边,这样做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拍面过于打开,削出的球弧度过大,旋转性也不够。引拍再往后一些之后,这样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基本上可以在我身体的左侧反手位沿着向前的轨迹发力,虽然由于控制拍面朝向角度的问题,我消出的球还是弧度过大,容易被对方直接打死,但是已经比原先好多了,进攻的成就率大大提升。

 

今天,我看了一篇介绍比较费德勒和罗迪克的反手切削差距的文章,得到了新的启发。

 

文章说,费德勒的切削多数情况下是高举拍头,近乎垂直向下切的,夸张点说,简直就是跺!反过来看罗迪克,切削时,向下切得少,却向前送得多,而且拍面倾斜后仰的角度很明显。这两种击球方式最后造成的不同结果就是,费德勒切过去的球,过网低,飞行平,速度快,因此也就更具有攻击性,而罗迪克的切削就会出现更多向上飘的趋势,这样的切削手法我们一般称为防守或者过渡性切削。2007年我们去上海看大师杯赛总决赛,正好看到了罗迪克和费德勒的半决赛,除了罗迪克的发球,费德勒的正手之外,费德勒的反手切削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许在电视转播中没有感觉到,而在现场我们更惊叹费德勒切削出的球过网低平球速奇快,当然,这样的切削难度更大,对选手技术要求更高。

 

文章还介绍了攻击性切削与防守性切削的手法要领与区别。原文如下。

 

攻击性切削的动作要领:

1.拉拍早,手腕充分回钩,球拍更紧密地缠绕头部。

2.击球前,确保拍头高于击球点,同时重心向前迎球。

3.击球时,球拍尽量垂直地面,球拍从球的正上部垂直向下切,击球点离身体也较近。

4.击球后,拍面仍然保持近乎垂直地面,并向身体另一侧滑过,球拍最终停留在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

 

防守性切削的动作要领:

1.一般时间较为仓促,拉拍后,手腕回钩不明显。

2.击球前,球拍上举的位置比攻击性切削时的引拍低。

3.击球时,拍面打开较多,击球的中下部,且有明显前送的动作。

4.击球后,拍面基本打开完全,球拍最终停留的位置较高,一般超过对侧肩膀。

 

文章的最后是关于切削的功能。作者认为当形势较为主动,有足够的时间引拍时,可以选择用攻击性切削给对手的回球制造更大的麻烦,以换得下一拍强攻的良机。而如果对手的回球角度很大,你没有时间到位回球,自己即将陷入被动,需要调整比赛的节奏时,可以采取防守性的切削。其实这样的选择有时候更多是战略性的,都是为了给下一次进攻创造条件。我想关于这一点,即便是我们这样业余的选手,如果能够养成打一拍,想一拍,前一拍为后一拍创造更好的机会,也是受用匪浅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