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白色污染环保免费塑料袋杂谈 |
分类: 观察 |
今天,国务院公布了有关规定,我国将从今年6月1日起禁止免费使用塑料包装袋。闻听此消息,不禁大声叫好。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老百姓喜欢使用塑料包装袋了。上菜场买菜也不再拎个菜篮子,而是空着手晃晃荡荡潇洒地走去,然后满当当地领着大大小小装满商品的塑料袋回家。用完之后还可以再次利用,可以当装水的工具,下雨了可以当保护头发不被淋湿的帽子,套在脚上又可以当雨靴,塑料袋展开还可以铺在地上当垫子,等等,塑料袋的用途多了去了。所以久而久之人们使用塑料袋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装了商品之外还顺手再要几个袋子回家。从环保的角度说,用塑料袋装盛商品方便是方便了,可是危害也是十分明显的。塑料购物袋是日常生活中的易耗品,消耗量十分惊人。没有看到过到底每年消耗多少塑料袋的权威统计数字,但是粗略地估算一下,要是全国平均每人每周使用一只塑料购物袋,那么全国每周将产生13亿只塑料袋,这个数量是有些吓人的。这些塑料袋要是回收处理不当的话,造成的能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后果是十分严重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已经限制塑料购物袋的生产、销售、使用。
其实,在咱们国家禁止使用塑料包装袋的口号已经喊了多时了,环保人士也在不断地倡导,有人甚至花钱买了很多的菜篮子免费发给马大嫂们,希望借此让她们养成不用塑料袋的习惯,但是收效甚微,免费的菜篮子当然要拿,不拿白不拿,但是塑料袋照用,不用白不用。也曾经有一些商场倡导使用可以降解的有机物质材料的包装袋比如纸质的包装袋,可是实际效果不好。一则纸质的包装袋使用不如塑料袋方便,也不够牢固,二则也是最主要的是纸质包装袋要花钱买,有现成更合用又不花钱的塑料袋,谁还会那么傻用那些不好用又花钱的纸袋呢。
现在采用了禁止免费使用塑料包装袋(主要是超薄塑料袋)实际上是运用市场经济和行政手段相结合的方式来实施环保行动的举措。以往的一些想法和行动之所以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很重要的是不切实际,光有良好的愿望或者简单的行政命令,缺乏积极的市场手段调节和引导。老百姓之所以会不加节支地随意使用塑料袋,当然是环保意识淡漠,缺乏自觉维护生态平衡意识的缘故,这是根本的因素,你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普通百姓的环保意识,这无疑是个难题。老百姓过日子最讲实际,你宣传鼓动一千遍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未必见效,但是要是说使用塑料袋再也不能免费了,要拿出白花花的银子了,那么他们立马会收敛起来,那些可用可不用的塑料袋一定不用,一定非用不可的也会尽量少用或者使用代用品,上街买菜一定会更多使用菜篮子。所以从这个角度说,禁止免费使用塑料袋确实是个好办法,相信真正实行起来会很见成效的。
不过,好事也要做好也不那么容易,我们相关部门要好好地思考一下,要是那些唯利是图的商家打着有偿使用塑料袋名义多收不义之财,加重老百姓的负担怎么办?要是商家觉得这样的举措对自己的销售不利依然免费或者变相免费使用塑料袋怎么办?要是老百姓觉得自己多掏了冤枉钱骂娘怎么办?还有一些政府部门执法不那么严格,姑息迁就怎么办?这些事情还真的不是多余的担忧。为此我一是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继续加大投入,加大工作力度,做好环保工作,不要一方面在做着限产限销限用塑料袋,另一方面又在做着另外一些破坏生态环境污染大自然的事情,或者对类似的事情失察疏于监管;二是建议商家将收取塑料包装袋的钱拿出一部分来用于环保事业,用于对一些污染严重的行业和地区进行治理;三是建议一定要做好宣传工作,舆论先行,市场无形的调节和舆论引导的潜移默化功能相结合,把这项工作的效用发挥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