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集结号》集结了什么?

(2007-12-21 17:07:14)
标签:

影评/乐评

分类: 娱乐

《集结号》集结了什么?

 

我还是第一次赶在一部大片首映日去到电影院赶第一波浪头。看完《投名状》后的兴奋连带着对《集结号》有了更多的期待,这样的期待甚至到了有些惴惴不安的境地,所以昨晚上即使打完了球很晚了可还是简单地梳洗了一下就带着十分的愿望走进影院。在影城若干个放映厅里,那边厢正在热烈地放着《投名状》,我们是在最小的一个放映厅看了当日最后的一场《集结号》。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虽然是首映日,观众基本坐满了,但是大家都不太安分,进进出出,忙碌得很,有买吃的,有上盥洗室的,也有呼朋唤友的,这些人大约都没有把《集结号》当回事。按理说,能够赶在首映日来看必然是带着期待的,而从观众分神忙着别的事情,电影尚未全部放映结束场内就有观众起身离场来看,《集结号》并没有能够像导演期望的那样集结起观众最大的兴趣来。冯小刚说他的《集结号》最大的卖点是诚意,可冯导的诚意没有能够打动观众,至少那些挑剔的观众有些不买账。

 

这多少让我有些伤心和失望,回家后我在思考,这样有些尴尬的状况到底是偶然的还是确有根由,是什么因素使得观众静不下心来?《集结号》到底缺了什么呢?

 

我想首先的问题大约在故事的结构上。《集结号》几乎可以分成为上下部。上部是惨烈的战争,下部解决战争的后遗症。按照一般的理解,战争的场面算是背景,是个由头,它的存在是为战后谷子地执著地为死去的战友讨个说法作铺垫的,可是事实上,由于战争的惨烈,拍摄的精妙,前半部的背景部分已经完全不是铺垫了,不论是从篇幅份量还是整体结构上都已经是一分为二,可以和后面本来作为主体部分的内容不相上下,已经成为影片中最为光彩的部分了。这就难免有头重脚轻的感觉,或者说后来谷子地个人的情节就显得有些压不住脚,显得有些轻飘飘了。那些观众就是从战争结束后开始进进出出的,开始分神了。有人认为那是剪辑的问题,我不是太赞成。当然这部影片在剪辑上的问题比较大,漏洞不少,但是既然编剧和导演要让故事成为前后两部分,那么剪辑师大约也只能照办,要是将战争的场面和谷子地战后奔走两条线索进行时空交错,平行作业,这就完全不是现在这样的样式和风格了。

 

第二个问题我觉得可能是演员的表演,主要是主演。在看《集结号》之前,我看到的评论是说这是中国的《拯救大兵瑞恩》,又有人说这是电影版的《士兵突击》,里面将会出现更多的许三多。正是在这样舆论的引导下,我期待着类似许三多这样的个性鲜明,硬朗冷酷的形象。从一开始血肉横飞的激烈巷战里,我的确依稀看到了这样在奋勇突击的士兵形象。后来一个个倒下的九连战士,几乎每一个都是那么壮烈,就连那个尿(我不知道为什么这里要读成sui)了的营部文书也勇猛起来。可是,这一切到了战后,这样的感觉没有了,影片虽然也调动了一些手段在展示谷子地的坚强和硬朗,比如摔椅子,比如固执地挖战友们的尸体,甚至在化妆上也作了点缀让谷子地瞎了一只眼眼角还带着伤疤,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受到很好的效果,谷子地并没有展现出多少硬朗的气质,这时候,我们甚至有些希望他有那种不可理喻的执拗,失去理智的发泄,很可惜,我们看到了这些情节,但是看不到演员的精彩表演。

 

这时候,我就在怀念《士兵突击》里的那一个个鲜活的士兵形象,那也是也是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但是他们塑造的史今,袁朗,伍六一,成才,尤其是许三多,个个鲜活栩栩如生,令人不能释怀。我想,这里一定要导演的要求和想法,但是肯定也有演员的问题。冯小刚曾经说过,张涵予的表演出神入化,我不知道这是宣传推广的需要还是溢美之词,在我看来,张涵予的表演只能算是勉强及格,因为他没有让我们看到更多精细的准确的传神的面部表情,没有看到力度很大带着神韵的肢体语言。在烈士陵园刘泽水墓前的那一段表演我认为是不成功的,特别是最后头顶在刘泽水墓碑上说几句话,情绪的把握眼神动作都不那么准确,感觉不那么对头。也许从导演来说,张涵予需要就是这样压抑的有些艰涩的表演,但是作为观众我们不认可。观众还是喜欢张力很大,开合很冲,乃至热血沸腾的勇猛士兵,需要可以景仰从心底里敬佩的英雄。不要说那样的英雄不存在,不要说受了委屈的英雄就是这样窝囊的,天地有正气,英雄自然在,我们就是喜欢看和自己既一样又不一样的英雄。

 

第三,人物的安排。如果说前半部的战士群像因为情节的需要只能那样轰轰烈烈一锅粥的话,那么到了战后人物的安排因为线条脉络清晰起来,可是我以为至少有一个的安排是多余的,那就是王金存的遗孀,后来在谷子地的撮合下嫁给赵二斗的刘桂琴,如果没有这个人,影片线索完全可以成立,多了也不能为影片添彩,所以有人说是导演为了安排那个女演员是专门设置的。

 

当然,说了那么多的问题,不是对《集结号》失望至极,恰恰相反,我依然认为这是描写战争题材的电影中,至少是我看过的战争影片中独树一帜的,冯小刚要让观众,要让同行惊艳的想法是达到了的,为此,该为冯导喝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