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汽车/试驾 |
分类: 旅游 |
这就是那只爆了的锦湖轮胎,上面有5公分左右的裂痕。
大约不是每个开车的人都会遇上高速公路上爆胎的经历,今天这样比较难得的事情让我遇上了。
今天注定是一个不那么顺利,不是那么吉利的日子。昨天来到上海旗忠网球中心看2007年大师杯赛的总决赛,晚上看了一场很不错的比赛。今天比赛进入了半决赛,正想继续看个痛快,可是偏偏弄不到票,后来还发生了啼笑皆非的事情,让我这个记者出身算是浪迹江湖的人颜面尽失。此事详情容当在另一篇博文中叙述,这里单表惊险的高速惊魂。
也许是由于那件不愉快夹杂着愤懑事情的影响,我们不但没有继续留着看大师们精彩的表演,也使得踏上回家路之后心情有些郁闷,加上天气格外的恶劣,阴霾浓重,能见度极差,下午两点左右的时间,整个天空黑暗得像临近傍晚时分,深秋的阴雨淅沥缠绵。一驶出上海,我们就在怨恨这鬼天气,大约这也预示着今天的回程不那么平安。
果然,回到浙江境内不久,惊险爆胎还是发生了。事情也许是那么一个小的疏忽造成的。公路当中有一块黑色的不规则物体,东西不大,隐隐约约像是塑料袋之类的软体,考虑到在高速行驶中突然变道或者急刹之类的都很危险,我就没有什么多考虑直接碾压了过去。当车轮一接触那个物体的时候,发出了一声不大但是比较闷得声音,我起初感觉好像问题不大,可是坐在副驾驶位置的老殷立刻就觉得车轮的声音不对,可我没有更多注意,以为是路面不平造成的,但是很快地车子行驶不正常的状况愈加明显,我只好就近停车下车查看,一看果然是左后轮已经爆胎。
好家伙,这轮胎经历了西藏之旅,才行驶了15000公里,遇到这样一点东西就顶不住了,真是有些危险。事后我回忆起来,对路上那么不起眼的黑色物体的轻视是主要原因。这个东西应该是车轮的挡泥板之类的硬塑料,看上去很小,但是因为比较硬,在高速行车中刮伤甚至刮破轮胎那是很正常的。仔细查看换下来的轮胎,轮胎的侧面有一道大约5公分的裂口,看来那小物体还真是有不小的力道。
没有办法,既然摊上了这种倒霉事情,也是好认了,眼下也不用想得更多,抓紧时间换备胎了。好在买车时销售人员专门教过如何卸下备胎,如何拿出安置得很牢固的千金顶。然后再同行者的帮忙下,迅速换轮胎。
不过,在高速公路上换胎最怕的不是换胎本身,而是如何避免其它车辆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因为看不清我们的车而追尾撞上来的事故。说实话,这样的事故甚至造成车毁人亡人伤的占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很大的比例。我们一边换着轮胎,一边惊恐万状地看着川流不息的车辆在在我们身边呼啸而过,车轮驶过扬带起来的水雾让我们感到威胁。我们虽然在车后100米处安置了三角警示牌,但是在风雨如晦的视线中那个红色的警示牌太不起眼,太容易被忽略了。我们又用其它东西再设置了几个警告标志,而且人就站在旁边,这样才稍稍感觉到我们停车的目标大了些,醒目了些。即便是这样,仍有不少汽车从硬路肩行驶,根本不顾及我们的警告,依然那么大胆超速。
好在我们人多,换胎的,专门看后面来车的,打雨伞的,各自为阵。一起换轮胎的计老师动作熟练麻利,不到十分钟,一切搞定。当车里再次启动前进时,我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这样的过程实在有些冒险,稍有差错后果不堪设想。
这次事故有几个教训。一是看见路中间可疑物体一定要及时避开,安全避开。及时就是不要心存侥幸,一定要及时处理。安全避开就是在躲避的同时要保证安全,对自己的车、对前后的车都要在确认安全才能避绕。
二是一旦车子爆胎不能急踩刹车,要平稳安全地驶离主车道进入硬路肩,打开双跳,并迅速将警告牌在适当的距离安置好,在完成必要的准备工作后,再进行换胎。
上述几条原则自然是前人的总结,从今天的实践来看,此言不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