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时事评论 |
分类: 观察 |
首先申明,题目中的两个词我觉得都不太贴切。作协美女主席铁凝铁姑娘(姑娘这词好像也不合适了,因为当了主席不久她就把自己给嫁了,所以也许叫铁娘子比较合适,可惜是不是铁腕的铁就不得而知了)上任之后也许举措很多,也许都可以称得上新政,但是唯独这次的动静最大,所以以此为界,一个新政的说法也勉强说得通。其次,题目后半部分的“开门揖少”。这个词肯定不是我发明的,也不是我第一次用在铁娘子身上,而且我也觉得这样的用法有些怪怪的,因为老是会想起只差了一个字的另外一个成语:“开门揖盗”。开门揖盗的肯定是傻瓜,而且有百害而无一利,这和铁娘子新政中的做法肯定不相符合:不管人们对那些新近中国作协的80后作家如何抨击,对这样的新政诟病如何厉害,但是总有一些好处可以论及,总能一分为二的赞扬几句,所以用开门揖少的说法肯定是不合适的。但是这词汇有一个好的地方就是特别的形象,对整个过程的形容特别贴切。
何以见得?
从本次作协扩容的操作程序来看,主导的肯定是作协。或者说是作协需要新生力量,而不是新生力量希望加入作协。对80后作家们来说,这是一个可有可无,有略胜于无的节目。他们不需要作协来证明什么,他们的名气也许已经大过了作协,你要是去问问路人,有多少人知道郭敬明张悦然,再问问有多少人知道作协,我想一般情况下前者要大大多过后者。他们大约也不要作协来发什么驻会作家的津贴,因为他们自己的稿费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富的流油了。看看入会之后他们的说辞好像冠冕堂皇的很,比如可以更好地交流,比如和自己景仰的前辈一起探讨文学乃三生有幸之类的话,听着都有点言不由衷,怎么听怎么有算是给人家一点面子的意思,既然来请自己赴宴,不去敷衍一下实在说不过去。相比较起来,郭敬明张悦然之类的要识相知趣的多,得了便宜总能够买个乖,而那个忙着赛车的韩寒却很不含糊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决不加入作协。这话很绝对,很不给作协面子,韩寒说得很痛快,作协就有些颜面扫地了。
而对作协来说,这完全是当作一起正事一个历史性的时刻来完成的。又是开座谈会,又是宣传,很闹猛。在作协看来,作协已经老矣,从发展的眼光看,补充新鲜血液,补充新的能量势在必行。这也是作协放下身段,降低视角,融合与百姓大众,更加贴近百姓,更加关注民生的具体实践。因此,从这个角度说,铁凝铁娘子不愧是党信任,人民放心的好作协主席。
当然,我们说这些话,肯定对外界普遍质疑的郭敬明剽窃问题等等问题视而不见的。否则就等于自己打自己耳光了。既然说到了铁凝新政,我们总是希望这样的新政八面玲珑,风光无限的。于是这些新进作协的少年作家能不能承担起振兴文坛,问鼎诺奖的重任,那就是说也说不清楚地了。
铁凝主席铁娘子自然也不会说这样没有原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