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察 |
世界上第一支股票是什么,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市场在哪里?
本来这么专业的问题对我这样的“股盲”来说几乎是不可能涉及的。我这个人生来对数字,对财富之类的概念有些犯迷糊,几乎绝缘,至今为止我还是不知道什么是蓝筹股,什么是日K线,你说我怎么可能对世界上什么时候诞生第一个证交所这样遥远的问题感兴趣呢?
偏偏我昨天晚上我看了央视12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的第二集《小国大业》,里面就告诉了我这些问题的答案:1602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式印制了世界上最早的股票—东印度公司股票。1609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阿姆斯特丹银行也是在这一年诞生,大约比英国银行早一百年。
荷兰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国家,这个面积只有两个半北京大小的国家,在三百年前,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一个仅有150万人口的国家却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这样的奇迹来自于荷兰独特的发展历史。
和西班牙葡萄牙那样以强权政治扩展的国家不一样,荷兰的商人们热衷于积累自己的财富,他们甚至将自己的管理权交给了其它国家的君主,一开始是交给了西班牙,但是他们很快发现,这个新主人其实是个贪得无厌的家伙,自己填不饱菲利浦二世的欲壑。于是荷兰人奋起反抗,但是,一盘散沙般的荷兰一开始根本不是西班牙的对手,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联合御敌,到了1581年7月26日,终于赶走了西班牙国王。但是荷兰人明白,尽管有了自己的国家,自己其实不那么需要政治权利,更为迫切的应该是商业利润,也许找一个强有力者,保护自己好好做生意是最佳的选择。这次他们找到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但是,事实让荷兰人知道了这个真理,天下乌鸦一般黑,英国女王其实比西班牙国王还要黑。1588年,荷兰的七个省份终于联合起来,宣布成立荷兰联省共和国。这是一个在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赋予商人阶层充分的政治权利的国家”。它的实际政治权力是在商人和知识精英的手中。
崭新的国家诞生了,还需要一个崭新的运行体制,1602年,荷兰联合东印度公司成立并发行股票,聚集了650万的资金,差不多相当于300万的欧元。东印度公司成功地将社会分散的财富,变成了自己对外扩张的资本。
但是,在股票发行的前十年,并没有派发红利,东印度公司的决策者喜欢将收益用于造房子,造船,建造贸易王国。那么,荷兰民众,那些持有公司股票的股东们为什么能够容忍这样不分红的情况出现呢?
这是因为:荷兰人同时还创造了一种新的资本流转体制。1609年,世界历史上第一个股票交易所诞生在阿姆斯特丹。只要愿意,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可以随时通过股票交易所,将自己手中的股票变成现金。此后,解决资金拥堵问题的银行也随之诞生了。
你看,荷兰人的高财商创造了现代商品经济制度,他们将银行、证券交易所、信用以及有限责任公司有机地统一成一个相互贯通的金融和商业体系。
荷兰的发展史是一部商人追逐利润发家致富的历史,其中不乏天真,精明,无奈,奋起,创新。看了《大国崛起》的这一集,对我们有着很强的启发:也许荷兰人不是世界上最强悍的,因为他们天生不擅打仗,和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霸主相比,他们甚至有些软弱可欺,有些想当然的幼稚,但是,他们在创造财富方面的天赋和执著精神,弥补了他们的不足,他们审时度势的精明能干让他们善于另辟蹊径,豁然开朗。
反观中国的历史,历来不重视集聚财富,中国传统观念中很重要的因子就是视财富如粪土,正人君子耻于谈钱,羞于经商,读书为官治国安邦,乃是上上之选,而所谓的实业立国,财富救国一直都不是正道。说起来,中国人出海远航比哥伦布、麦哲伦都要早,600年前的明朝永乐皇帝就派出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船队,由太监郑和带队下西洋,这样的壮举中国人一直为之骄傲,也令世界为之侧目。郑和下西洋的确打通了海上商道,加强了海上贸易,也增进了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友谊,但是,不可否认,郑和下西洋的最初衷也是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宣我皇威,展示大明朝浩荡皇恩,那些商旅贸易其实只是附带着的自我生存的需要而已。
看完了《大国崛起》的这一集,我们记住了被称为荷兰“莎士比亚”的伟大诗人冯德尔特意为市政厅写了一首颂歌,歌词里唱道: “……我们阿姆斯特丹人扬帆远航……利润指引我们跨海越洋。为了爱财之心,我们走遍世界上所有的海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