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运动 |
昨晚看了蒙特卡洛大师赛第三轮纳达尔和比利时选手弗列根的一场比赛,媒体均用了“横扫”“屠戮”“直落”等字样来说明纳达尔的强劲。我只看了这场比赛的第一盘,我觉得这样一边倒的比赛并没有多少悬念,也没有更多的观赏性,不看也罢,就洗洗睡了。今朝起来一看新闻,果然纳豆不费吹灰之力,赢得了他红土场的第64次连胜,纳达尔红土场上惊人的战斗力依然无人能挡。
此役纳豆的对手比利时选手弗列根虽然不是超一流的选手,近年来也非处在鼎盛时期,目前ATP排名只有52位,但是,能够站上大师杯赛场的都非等闲之辈,上一轮弗列根就是在先输一场的情况下,连扳两局以2:1逆转俄罗斯沙皇萨芬的,要知道打败萨芬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的,弗列根的实力可见一斑。不过,面对红土场的魔鬼纳达尔,弗列根尽管也偶有闪光点,打出几个精彩的对攻,但是我看的第一盘几乎就是纳达尔完美技术的表演,弗列根被完全抑制住了,毫无还手之力。
昨晚我们看到的纳达尔强劲正手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快速有力,特别是落地后前冲的力度更大,加上左右拉开,几乎每次回球都是刁钻的大角度斜线,经常拉出既有强烈上旋,又是直逼两边死角的INSIDE-OUT,看到纳达尔打出这样的犀利流畅精彩绝伦的球,真的让人惊叹,此乃神力。这球,别人还怎么打呢?
在看球的过程中,我老是出神,以往看纳达尔的球好像也是非常强劲,势不可挡,但是总感觉也没有像现在这样超强。这可以有几个解释,比如也许是摄像机机位角度的问题,摄像机的拍摄机位越高,居高临下,那么看起来球速会越快,相对来说机位较低,因为视角的缘故球速反而会减慢;另外,对手水平相对较弱,那么纳达尔的技术更容易淋漓尽致的发挥。但是,最合理最让人欣慰的解释是纳达尔经过一个漫长的低潮期,经过刻苦磨砺,技术又有精进。
自去年夺得法网冠军之后,纳达尔就闹起了“冠军荒”,甚至在温网之后再也没有打入过任何比赛的决赛。直到今年3月18日在印第安韦尔斯网球大师赛决赛中,以6:2、7:5的比分击败塞尔维亚天才少年德约科维奇,才结束了“冠军荒”的尴尬。与其说2006年5月至2007年3月十个月的荒年是纳达尔痛苦的蛰伏期,还不如说这是纳达尔磨刀霍霍厉兵秣马的蜕变期,从印第安韦尔斯的王者回归,到蒙特卡洛的所向披靡,我们乐见当今网坛崛起另一位足以抗衡瑞士天王费德勒的战神,尽管我们希望费德勒依然强劲依然天下第一,但是至少不要赢得这么轻松,让强强对话能够碰出激烈的火花,让网坛群雄逐鹿精彩纷呈,让我们期待的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