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落叶归根》看赵本山的神鬼崇拜

(2007-02-10 14:09:23)
分类: 娱乐

从《落叶归根》看赵本山的神鬼崇拜

 

刚看了赵本山的《落叶归根》,心里有一种压抑感。不是说赵本山的表演怎么不好,看得出来,老赵很想把影片的整体气氛调的活泼一点,搞笑一点,整出点赵氏风格来,但是因为这个电影的故事很压抑,整个看电影的过程就处在这样一种状态:想笑笑不出来,想哭又没有那样的感情积淀,想轻松快乐一些,故事又经常给人一些伤心悲凉的刺激,而要真正痛快淋漓的发泄一番,又分明给你拉回到赵本山、宋丹丹、郭德纲、刘金山、夏雨等人营造的喜剧气氛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赵本山抑或张杨追求的艺术效果,还是无心插柳柳成荫。也不知道这样的风格和效果其他人能不能接受,喜不喜欢,反正我看后觉得特别压抑,不像赵本山的其它作品,看了一遍挺可乐,还想再看几遍。

 

《落叶归根》的情节很有些让人难受,一个工友死了,喝酒喝死了,赵本山为了兑现当初对工友的承诺,就决定将工友的尸体背回老家。就这样,赵本山上路了,一路坎坷,一路辛酸,一路悲情。这样的故事是有其特殊性的,很少有人会关注这样的题材。

 

这让人不由得想起湘西地区很恐怖的赶尸习俗。一个人在外乡死了,专门有一种职业人能够赶着他的尸体回到老家。早些年代,你若在湘西神秘的山村小客店投宿,便极有可能看到死尸走路,当天亮之前,小客店前摇摇晃晃地走来一行尸体,尸体都披着宽大的黑色尸布。这些披着黑色尸布的尸体前,有一个手执铜锣的活人,这个活人,当地人叫做“赶尸匠”。其实,说是“赶尸匠”不如说是“领尸匠”,因为他是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阴锣,一面领着这群尸体往前走的。他不打灯笼,手中摇着一个摄魂铃,让夜行人避开,通知有狗的人家把狗关起来。尸体若两个以上,赶尸匠就用草绳将尸体一个一个串起来,每隔七、八尺远一个,黑夜行走时,尸体头上戴上一个高筒毯帽,额上压着几张书着符的黄纸垂在脸上。路上有“死尸客店”,这种神秘莫测的“死尸客店”,只住死尸和赶尸匠,一般人是不住的。它的大门一年到头都开着。因为两扇大门板后面,是尸体停歇之处。赶尸匠赶着尸体,天亮前就达到“死尸店”,夜晚悄然离去。尸体都在门板后面整齐地倚墙而立。遇上大雨天不好走,就在店里停上几天几夜。

 

这赶尸的秘密,说穿了也很简单:尸体是真的,但人则是两个,一个在前面打灯笼,明摆着,叫做“赶尸匠”的人;另一个把尸体挂在自己的身上,整个儿一起套在既长且大的黑袍里。他挺起腰背,承提着这份重量,而又手是垂直的,想来也是用力分提着这份重量。眼睛看不见,凭耳朵听指挥以行使其脚。所以这份职业也是一个很不容易的行当。

 

湘西赶尸习俗其实是中国神鬼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很有东方民族信奉灵魂不灭,因果轮回的哲学思想。从远古开始,人们对生老病死等生理现象,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豺狼虎豹等强悍动物处在一种蛮荒混沌的未知阶段,充满着不解,恐惧,继而上升为崇拜。因而在人们心目中就产生了一些希望,一些祈祷,盼望着能够出现神灵能够帮助普通人实现降伏鬼怪,能够抵御强大的自然灾害。这是最初中国神鬼文化诞生的原因。对普通人来说,人们相信,人死后要是不能埋葬在自己出生地,不能回归故里和祖先在一起的话,自己就不得超度,来世将依然会生活在痛苦艰难之中。 于是就有了赶尸的习俗。

 

《落叶归根》的思想内涵和这样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因此也带着很浓烈的神秘感。

 

让我略感到意外的是,赵本山怎么会有如此执著的神鬼文化崇拜。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神鬼文化的渲染,在《刘老根》中,他的龙泉山庄小剧团经常演出跳大神等内容,在《马大帅》中也有马大帅哭丧等内容,在《落叶归根》中更将对神鬼文化崇拜演绎到最高级,包括午马演的角色生前为自己举办葬礼等。

 

我们可以认为这是赵本山草根文化的体现,是赵本山来自最底层农民生活,最能理解他们喜怒哀乐的生动写照。赵本山的文化文本是东北二人转,而二人转中的神鬼文化特色非常浓郁,内容,形式无不浸透了神鬼文化特质。应该说这是中华文化最具本质特征,最原始的形态之一。作为二人转孕育出来的赵本山,与神鬼文化血脉相通,有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可以说他有很纯正的神鬼文化遗传密码,因此赵本山有着神鬼文化的崇拜也是顺理成章的。

 

影片的最后有一个很具象征性意义的情节:工友的尸体在警察的干预下被火化,赵本山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诺言,帮助工友《落叶归根》,这样就等于昭示了一个新的发展:古老的原始的文化涵义面临着现代理念的冲击,他们无可奈何地被动地接受了湮灭的现实。

 

应该说,《落叶归根》云集了不少大腕,赵本山本人也很投入,塑造了那个侠肝义胆但外表猥琐的背尸人,表演酣畅淋漓。影片中郭德刚演的劫匪却很让人失望,当然不是指用河南话打劫,而是指他的表演和形象设计。这个情节很显然有些模仿《天下无贼》里的劫匪范伟,但是不论是形象还是表演,郭德刚都差了一大截。宋丹丹捡垃圾的形象算是崭新的造型,老赵基本相称。其他配角则乏善可陈。

 

赵本山崇拜神鬼文化,浸淫在那样的氛围中快快乐乐,游刃有余,不过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面对神鬼敬畏多于亲近,特别是在新春佳节,到处是欢乐祥和的气息,到处喜气洋洋,而影片中死人啊,葬礼啊,哀乐啊,和节日气氛很不协调,让人看了心里很不舒服,怕沾了晦气。因此我想,《落叶归根》这样的电影要在平时投放院线也就罢了,赵本山还是很有票房号召力的。但是,要作为贺岁片放在新年春节上演,这就太不合适了。不是要建设和谐社会吗?我看这就是不和谐的因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