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热活族”的启示

(2007-01-04 17:11:37)
分类: 观察

“热活族”的启示

 

今日读报,学习了两个新词:“热活族”,“反求诸己”。严格讲,“热活族”是一个新诞生的词汇,而“反求诸己”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老成语,语出《孟子·公孙丑》。只怪我孤陋寡闻,胸无点墨,直到今天才第一次读到并且弄懂了这成语的含义。关于对“反求诸己”的解读,留待下一篇博文,先说说“热活族”。

 

搞不清楚“热活族”一词的来历,大约是台湾人创造的。上网查了一下,百度给出了359个网页,绝大多数内容基本上差不多。可见这个词也不是很热。看完了资料,我估摸了一下,这个“热活”大约与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俗语“好死不如赖活”有关,“热活”的含义应该和“赖活”相对应。好歹活着,这是人生的最低标准,生活质量一定很低。在人生的青壮年时期,拼命工作,努力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在生活方面,趁着能吃,能玩,享受每一天的快乐。而到了晚年,人生的一切追求已经成为过去式,一切风光景象也已不再,剩下的就是回忆,就是简单的生活方式,拖着羸弱衰微的身躯,慢慢变老,慢慢腐朽,这大概就是赖活着的含义。

 

热活一族则完全颠覆这样的理念和方式。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沃尔特·博茨提出对生命的看法:“如果我们都会老,那么最好尽可能活到老,也活得好”。他认为要活得好,也就是说要热活,活得热情,必须做好三件事情:一、有梦,让兴趣大发挥;二、要尝鲜,好奇心不死;三、以赤子之心绵延学习。

 

台湾热活族的门面人物就是一个65岁失聪阿婆卢素兰,她本来是一个家庭主妇,命运的改变发生在61岁,一次数码摄影课让她迷上了摄影,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执著的精神让她在摄影领域闯出了一条光明之路。

 

美国的前总统卡特在退休之际“开始追求未完成的梦”,74岁时学习写小说。英国一个78岁的老绅士在著名的视讯博客上发表纪录自己老年生活的短片,获得了79000次的点阅,排名当周该网站点击率第一名。

 

这些老顽童,鹤发童颜的老天真,每天都忙着爬树,找青蛙,玩泥巴,真正的返老还童。这就是“热活族”,叙写人生第二部精彩华章的群体。

 

看着这些人的生存状态,我很有些汗颜。与他们相比,我们本该是活力更强,精力更充沛的壮汉,可是,我们经常借口生活、工作压力过大而放弃了本该有的锐气,借口人际关系复杂,世事无常,江湖险恶而变得世故,变得谄媚,变得怯懦,变得懈怠,变得缺乏想象力和创造力,变得心灰意冷,变得未老先衰,变得暮气沉沉。我们还借口应酬多,会议多,出差多,挤掉了本该有的运动时间,让本来可以更结实更健康的身体每况愈下,要么是大腹便便,要么骨瘦如柴,浑身皆病,萎靡气短。

 

因此我们说,这“热活族”虽然是针对老年人说的,但是,对我们这样的中年人甚至青年人都大有启发,因为要是将这样的“热活”方式提前,激活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那将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谁在乎第一
后一篇:特别声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