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雪小爱无异于监守自盗—一个15岁男孩家长的话

(2006-12-08 16:40:32)
分类: 观察

雪小爱无异于监守自盗—一个15岁男孩家长的话

 

24岁的女老师爱上15岁的男学生,这个女老师叫雪小爱,那个男孩叫小狼。经过网络的传播放大,这个故事闹得沸反盈天。人们在拷问这个畸形恋情:假如我们相信雪小爱的爱是真诚的,那么这样的爱情是不是有违职业道德呢?能不能说小狼是被勾引的?他们有罪吗?他们的结局会怎么样?社会应该如何来评判乃至处置这样的事情?

 

我的儿子生于1991年,正好也是15岁。现正在读高中一年级。作为家长,我们是有发言权的。我也当过中学老师,自认在教育方面也还是有些认识。

 

爱情是人类一切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我们不断用各种美好的语言来歌颂那些凄婉唯美纯洁的爱情,是因为经过千百年来我们在悲剧和喜剧中,升华了对爱情的理解,欢呼高尚纯洁的爱情,鞭笞泛滥龌龊的情欲。信乐团有一首歌《死了都要爱》,歌词这样写道:死了都要爱,不淋漓尽致不痛快,把每天当成是末日来相爱到绝路都要爱,不天荒地老不痛快,不怕热爱变火海,爱到沸腾才精采。歌曲是艺术化的载体,它在彰显一种“爱可以跨越一切障碍”的理想状态,在描述一种千百年来被塑造起来,被崇拜着的精神追求。正是由于这样执著决绝的爱情,冲破了对它的禁锢和束缚。她的第一个对手就是封建礼教,挣脱抹杀人性的精神枷锁。在中国,典型太多了,悲剧喜剧都有,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和张君瑞,化蝶双飞的梁山伯和祝英台。国外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事一样楚楚动人。这样爱的另一个对手就是对爱情的亵渎和情爱道德的沦丧。那种古罗马时代猪狗般动物性的滥交,美国垮掉一代的那种毫无责任感和羞耻感的一杯水主义,现如今在中国也逐渐流淌的那种追求感官刺激的一夜情,是对纯挚爱情的反动,折射出道德水平的逐渐降低。

 

但是,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爱是一项社会活动,爱是需要一定基础的,也会受到一定的社会制约。这样的制约或者说是某种规范,当然不是封建社会的门当户对,也不是保守蛮荒时代授受不亲之类的清规戒律。不是对爱情权利的褫夺,不是对爱情神圣的亵渎,它的本质是作为社会成员对约定俗成社会道德规范的遵守,也可以说是社会人必须恪守的道德的底线。

 

在雪小爱和小狼的所谓爱情中,起码违反了这样的准则:未成年人因为心智没有成熟,过早恋爱会影响他的学习生活,所以在校中学生不能谈恋爱。不是说雪小爱和小狼之间有9岁的差距是个障碍,要是小狼也是一个成年人,我们不能以这个责备他们。作为一个心智发育已经健全的成年人来说,雪小爱在这场爱情中处在一个强势的主导位置,她应该负主要责任。因为她应该明白,什么是还处在发育期的小狼最重要的,什么是不能耽误的。既然雪小爱说她真正爱小狼,她就应该对小狼负责,为小狼着想,不仅仅是对小狼的现在负责,更要为他的将来负责。

 

另外,我还想专门就雪小爱的身份说几句。记得大学毕业后的第一年,我的一个同学有一次来信告诉我,他又恋爱了,是和一个高三年级的女学生。我问他什么回事,他说他刚刚和医大的女朋友吹掉,心情有些恍惚,那个高三女生乘虚而入。我知道这个同学和医大女生恋爱事情,这小子曾经在寝室里大喊大叫“啊,爱情的魔力太伟大了之类”的疯话。这家伙长得180的魁梧身型,肌肉发达,一表人才,曾经获得过省大学生运动会手榴弹项目的冠军,所以我相信是那个学生主动进攻,而我的同学成了俘虏。但是,我并没有因此而原谅他。我回信狠狠地骂了他,我说你真是忘记了自己是做什么的了。你这和监守自盗有什么区别?

 

现在回过头来想想,那句话有些尽管不那么贴切,但是就教师的职业而言,师生恋的确有悖常理,有损师德。

 

教师是做什么的?是传道解惑授业的,是为人师表的。学生心智的成长本来就应该在教师教导范围之内,除了教导学识之外,教师还应该教导他们知道哪些是正确的社会行为规范,哪些是错误的,如果学生出现了心智成长方面的问题本来也应该由教师来给予校正的,这就是教师的职责。如果说学生是一笔财富的话,教师首先承担着管理的职责,假使有人来偷盗,教师首先应该挺身而出,全力维护,哪怕舍身饲虎,也应该取义成仁,这才是敬业,这才是恪守师道。

 

雪小爱显然没有做好这一点。她尽管口口声声说他们的爱是真正的爱,她可以为小狼补习英语,可以再教给他各种知识,可以等着小狼长大,他们会相爱到底。但是,雪小爱就是没有想到,这样的爱情会在小狼心目中造成怎么样的不良后果,让一个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孩子承担本该大人承担的责任,无异于让一匹小马驹拉大车,也许小马驹可以勉强拉一段,但是却伤了身体,而且这样的损伤可能永远也不会愈合。

 

所以,从道德上说,雪小爱是可耻的,从行为上说,雪小爱是可怜的,从职业上说,雪小爱是可悲的,从后果上说,雪小爱是可笑的。

 

最后,作为一个15岁孩子的家长,我们的确也应该反思我们自己,还有学校在情感教育方面还存在些什么问题。比如我们是不是对孩子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是不是过分地限制了孩子的天性?是不是注重了学习成绩轻视了心理上成长?是不是只强调了家长的感受而忽视了孩子们的感受?是不是学生升学压力课务压力过大压缩孩子个性成长的空间?是不是家长们教师们的不良行为不良品质让孩子们产生了信任的危机?是不是社会风气的现实和我们要求的差距让孩子们感到茫然失措?等等。尽管这些丝毫不能减轻雪小爱的罪过,但是,不从深层次思考,不解决情感教育的大环境问题,迟早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