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索贿买官,所托非人?

(2006-11-22 22:14:52)
分类: 观察

索贿买官,所托非人?

报载:54岁的河北省保定前市委书记王昆山在任上仅仅停留了54天,就被河北省纪委双规。王昆山落马的原因坊间有多种传言。据河北省委一位高级官员透露,王昆山的落马原因实为索贿买官。早在2006728日王昆山正式就任保定市委书记之前,为了能安稳当选市委书记,他就向企业索贿,然后进贡给一位自称是中央高级领导人身边红人的贵人。只是这一次,王昆山所托非人,这名所谓的贵人其实只是一个诈骗犯。不久,骗子落网了,一下子就把王昆山咬出来了。保定的不少官员说,王昆山没能给那里的经济发展做出什么贡献,倒是创造了任期时间最短的市委书记的记录。

一个省辖市的老大栽了,这一则新闻在当今共和国加大反腐败力度,毫不犹豫地砍杀一批贪婪好色高官的背景下,实在不是什么爆炸性的新闻。但是,我注意到新闻中的一个词“所托非人”。按照一般理解,王昆山栽就栽在“所托非人”,也就是说,只要走对了路子,托对了人,索贿也索得,买官也当得。索贿买官,只要操作得当,都是可以水到渠成的。假如这个逻辑成立,你我仔细想想,会觉得后背直抽冷风的。难道这就是官场的现实情况?难道我们的官员已经堕落到这样的地步?

按说仕途走到这一步的王昆山浸淫官场已久,熟稔官场潜规则,本来经营此类关乎仕途前程乃至身家性命的大事,更应该谨慎从事,马虎不得,可就是这个一辈子玩鹰的,竟然也被鹰啄了眼睛。说做贼心虚也好,说天网恢恢也好,说骗子利用了官员们买官的破绽也好,出现这样的事情,我们的确应该从中看到一些根本性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抨击错误的政绩观。一些官员为了尽快出政绩,干了不少杀鸡取蛋的急功近利的事情。而那些在牺牲了长远利益,破坏了环境换来的政绩被装点出来之后,官员们很快得到了升迁的机会。

其次还要揭露官员选拔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当然不是简单地说现行的官员简拔制度有什么根本性的错误,而是说在实施过程中,这样的制度发生了一些人为的偏转,就如同俗话说的好经被坏和尚给念歪了。比如说,每年的官员年度考核制度,尽管非常正规,非常严肃,但是说实话,谁也不会当回事,因为从来没有哪一次考评是将结果公之于众,接受考评者检查的。还有就是提拔官员时都有一个谈话征求意见的程序,因为已经有了提拔重用的意向,所以大部分参加谈话的人一般都会选择多说好话,不说或者少说不好的话。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个谈话只是一个走过场的形式,万一要是说了真话传到那个人的耳朵里,自己将来还得穿小鞋不上算。但是,即使有一些人说了对提拔重用对象不好的真话,也很难被真正采纳。因为既然已经有了意向,就算是内定了,有关部门总会找到一些说辞为其开脱:反响不好,群众基础较差那是事出有因,查无实据;要会干事能干事的总会得罪人,也就难免招致怨言和责备。因而其结果也就很少因为这方面的问题而被刷下来的。另外,有关部门在配备领导班子的时候,总是选择将那些比较容易合作,听话的,远道而来不了解情况的副手配备给一把手,这样做对树立一把手的绝对权威,强调执行力当然有好处,也非常必要,但是弊端也是非常明显,一言堂不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对一把手错误的防范和制约也会变得非常软弱。

还是回到“所托非人”上。的确有这样一批人,可以把他们称为“官职掮客”。他们一般都有自己的职业,而且一般都是非常光鲜体面的位置,他们和掌握着官员生杀大权的人有着某些特殊的关系,亲戚,情人,知己,朋友(名目繁多:玩友、钓友、赌友、嫖友等等),在接受运作官职的委托后,也得到了丰厚运作资金。运作当然有成功的,也有不成功的。成功的自然皆大欢喜,你得官帽我得钱财。不过不成功也是常有的,因为中国的官场变数很多,最多退还钱财便是了。要是赶上那些不厚道的,运作失败,还被黑了钱恐怕也只好打掉门牙吞落肚子,因为这毕竟不是可以公开的事情。正是因为这种暗箱操作事情的隐蔽性,也让真正的骗子有了可乘之机。不过和那些买到官帽的,买不到但破财消灾的比起来,王昆山算是倒霉到家了,遇上骗子不说,这骗子还是个软蛋,两下子就招了供。我想,这会儿王昆山一定在后悔,当初政审不彻底,把关不严啊。

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王昆山这样索贿买官的官员毕竟是少数。我们国家的吏治也是严格公正的。这一点,我们有足够的信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