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电视 |
论文题目:进一步拓宽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视野
2001年11月12日我国正式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这给电视传媒业所带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各种新闻节目,各种娱乐性的节目,包括进口大片,大制作、高品位、强刺激的游戏节目等,会强烈冲击我们的节目。对城市电视台的新闻节目来说,WTO意味着我们将与世界级传媒集团同场竞技,它将彻底改变以往可以偏安一隅,自得其乐的状况。本文将通过分析城市台电视新闻所面临的新形势,阐述如何拓宽电视新闻的视野,提高新闻节目的质量问题。
一、加入WTO就如同打开一扇窗户,让我们更多地认识国际传媒的潮流。首先受到冲击的当然是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竞争的前哨战也一定会在他们之间展开。对各个城市台来说,也许感受到潮流涌来的气息有远有近,但是谁也不可能漠视它的挑战。我们要充分认识我们与国际传媒潮流的差距,认识我们与上级台之间的差距,找到自己生存的空间。
有关加入WTO之后我们做面临的挑战,我们已经分析得很多。这些挑战来自各个方面。
近几年来,国际各大传媒集团进军我国的势头非常猛:
2001年10月,美国在线时代华纳(AOL Time Warner)宣布其旗下CETV部门将成为第一个被允许在中国地区进行有线运营的电视频道。普通话资讯和娱乐频道2002年1月份向中国南方地区的有线电视用户提供节目服务。
传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普通话娱乐频道在进入广东地区一年后在正试图进一步深入中国大陆的广大腹地。据透露,新闻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星空传媒集团的星空卫视(STARTV)有望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批准,在全国三星级以上酒店和涉外小区落地,作为对等合作,新闻集团旗下BSKYB则将帮助中央电视台第九套电视节目落地英国。
有消息表明,2003年,经国家广电总局批准的有限度落地的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达30家,其中包括美国彭博资讯公司所属彭博财经电视亚太频道(BLOOM BERG)、凤凰资讯台等。在研究专家看来,允许播出聊天及游戏节目是一回事,允许资讯台之类的24小时新闻及信息频道则明显不同。这无疑是一种强烈的信号,一种新的状态。美国《华尔街日报》由此评论:历史可能证明,这一事件是中国媒体业的转折点。也许我们现在还很难准确地预见在中国上空的几十颗卫星和几百个电视频道,将对会中国电视格局产生怎么样的影响,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如果我们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有效的对策的话,我们必输无疑。
其实,对城市台来说,除了来自传统媒体比如报纸、广播,新兴媒体互联网的挑战之外,在电视行业内部的竞争尤为激烈,这是更现实的竞争和更直接的挑战。目前,我们的对手包括中央电视台的十四个频道(包括24小时播出的新闻频道和青少频道),省台的卫星频道和其它频道,其它一些覆盖能力比较强的副省级台和毗邻的兄弟城市台。尽管目前中央电视台的十二个频道在各地的收视率差距很大,有的频道尚未落地真正覆盖全国,但是对城市台节目造成一定的冲击那是肯定的,而央视一套新闻综合频道,二套经济频道,五套体育,八套电视剧等因为收视率维持在很高的水平上,城市台节目受到的影响就更大。象每天的《新闻联播》收视率达到40—50%,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达到了不可思议的90%左右的收视率,每逢奥运会,足球世界杯等大赛之际,央视也会创下收视率的新高,像第17届世界杯足球赛预赛中国和巴西队的比赛国内收视观众高达五、六亿。和央视这样的时段、这样的节目相比,其它台就很难吸引观众眼球,城市台节目要杀出一条血路,让观众重新调回到自己的频道,也是非常艰难的一件事。严峻的形势不得不让城市台的新闻栏目决策者另辟蹊径,比如针对央视每天19:38播出的《焦点访谈》影响大收视率高,为了避开这个优势栏目的锋芒,城市台纷纷将自己的新闻栏目从这个时段撤出来,改在18:30分左右播出。就综合性新闻栏目来说,这个时段并不是理想的时段,收视率也不高,但是与其和《焦点访谈》这样的名牌栏目抗衡败下阵来,还不如选择其它时段争得一些收视率,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安排,足见央视名牌栏目对其它台特别是城市台新闻栏目的巨大钳制作用。
除此之外,我们还不能忽视的一点就是:来自电视行业内部的挑战还应该包括同级电视台不同栏目的挑战,比如新闻就面临着和电视剧、娱乐类、社教类专题节目争夺收视率的问题。城市台的新闻栏目有时安排很难两全其美妥帖自然,就是要考虑在黄金时段到底是安排新闻栏目还是电视剧,是准点播出新闻栏目还是优先保证电视剧的完整而顺延安排新闻栏目。在一些城市台,新闻节目被安排在电视剧之间播出,利用电视剧的高收视率来拉动新闻,一部分观众会在看了电视剧之后,顺便看一下新闻,这些观众并没有明确的收视目的,也没有养成看新闻节目的习惯,只是为了看电视剧而把新闻也看了,电视新闻和其它节目存在着互相支撑,互为拉动的互补关系。
二、挑战是严峻的。面对着激烈的挑战,城市台新闻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只有认清不足,才能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
城市台新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存在没有突出新闻传播的特性,新闻不新,热点不热,信息量不足,杂志化等倾向。目前,我们城市台新闻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低、散、窄、浅”。“低”是指城市台在新闻采编播的制作水平上还存在质量不高的情况。这和城市台新闻队伍的年龄、知识层次结构不尽合理,新闻采编播整体管理粗放,新闻硬软件投入偏小,来自新闻正常监管之外的干涉太多有关。“散”是指城市台现有的新闻缺乏整体系统的策划,一般都是有什么做什么,显得零零散散。也许和这些问题相比,报道面比较窄、深度不够所带来的后果更严重:所谓“窄”,就是报道范围有限,该报道的没有报道,遗漏了,或者根本没有涉及;所谓“浅”,就是那些已经报道的内容,缺乏深度,流于做表面文章。目前我们的报道新闻价值很低,这当然和城市台所处的地位有关,城市台所具有的新闻资源肯定比大城市的要少,但是,现在最主要的问题不是我们的身边没有重大的新闻,而是我们没有抓到这些好新闻,或者抓到了这些新闻题材,但是由于没有深挖新闻价值,把本来可以做大的新闻,做小了。
二是新闻栏目设置不尽合理。限于财力人力,不少城市台在新闻栏目的设置上捉襟见肘,顾此失彼。目前城市台一般都只有两档新闻,一档为综合性的新闻节目,一档是专题性的栏目,比如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晚间新闻,或者以深度报道为主的调查性新闻栏目。除此之外,一些台还加了照顾不同收视人群的午间新闻或者是早新闻。应该说这些新闻基本上已经覆盖到了最为广泛的收视人群,不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内容上,不同的受众不同的要求都可以满足了,但是,事实上目前新闻栏目设置齐全的城市台并不多,更多的情况是开设了以社会新闻为主的台,不可能再开设一个调查性新闻栏目,开设了早新闻就不再开设午间新闻,反之亦然。另外,在新闻栏目的时段安排上,城市台也经常处于尴尬境地,从每天晚上六点半钟开始,各台都在上新闻栏目。省台的综合新闻一般都在每天晚上的六点半播出,十九点钟准时播出的是央视的《新闻联播》,十九点三十八分是央视的王牌栏目《焦点访谈》,再接下来是精彩的电视剧或者是文艺类节目。从时间上看,城市台没有一个自己专属的时段,在任何一个时间都会受到省台或者是中央台的打压,不可能完全避开。像前面提到的把新闻栏目首播时间提前到每天的18:30分,毕竟是避实就虚的无奈之举,正确的应对办法应该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在特色上做文章。
另一方面,由于新闻资源匮乏等原因,新闻栏目的设置还存在着不专业的问题,比如城市台很少有专门的体育新闻栏目、文娱新闻栏目、经济新闻栏目,仅有的几条新闻一般都只能在综合新闻中播出。由于没有擅长采访某一行业、某一个内容新闻的记者,由于综合新闻栏目中篇幅有限,这些新闻很难做得专业地道,往往是蜻蜓点水,份量不足,深度不够。这种情况尤其表现在经济新闻方面。经济报道有很强的地域性,这一点与体育新闻、文娱新闻等不同,因为有明星效应,发生在任何地点的体育文娱新闻事件都会吸引fans的注意力,姚明在美国的新闻在任何地方都受到欢迎,巩俐、刘德华的八卦新闻也是备受欢迎,这类新闻几乎没有地域的差异。而经济报道就不一样,温州民营经济现象,在沈阳就可能不太会受一般人关注,同样,沈阳煤气价格大战也不会让一般温州人注意,这就是新闻传播中的贴近性。同样的原理,温州人一定会关注温州商品房的价格是涨是跌,沈阳人对哪几种新车型什么时候进入沈阳市场的新闻也一定不会放过。这种新闻贴近性让城市台经济新闻有了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做好了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但是,遗憾的是,除了广告和改头换面类似专题片的软广告,城市台目前很少有专门的经济新闻栏目,散落在综合新闻栏目中的所谓经济新闻,多为罗列一些经济现象的粗浅表面文章,或者是一厂一品类似广告的介绍,鲜有对一些非常有意义的经济现象进行专业分析评判,找出科学规律并用以指导经济工作的经济报道。造成这样状况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我们缺少专业的行家里手,缺少像报纸那样专门从事经济报道的财经记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