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观察 |
写这个题目,有些汗颜,文字有些粗俗,但是开宗明义,我必须指出,我是反对城市养狗的。现在基本可以说是狗患成灾了。狂犬病,被狗吓着,狗屎狗尿污染环境等等,不一而足。
有人会搬出很多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支持养狗,诸如有爱心才会养狗,养狗可以陪伴老人安度幸福晚年,狗通人性忠于主人可以看家护院减少社会治安问题等等。这些理由有的看似成立,其实纯属歪理,有的则是某些用来掩盖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挡箭牌而已。
我是非常反对那些说为了爱心养狗的。养狗纯粹是个人爱好,几乎和爱心沾不到一起。这些人所说的所谓爱心大约是指爱护动物仁爱之心,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误会。真正的环保主义者认为,爱护保护动物的行为应该是出于将动物当成是和人一样的地球公民,有生命权和生存权,有受到保护的权利。具体来说,包括收养那些无主流浪的羸弱病残动物,禁止虐待残害动物,禁止随意捕杀动物,禁止使用野生动物制成品作为生活用品,禁止使用各种有害动物生存的药物和工具,保护动物生存栖息的自然环境等等。保护动物的爱心是一个非常大的概念,决不是豢养一种宠物那样简单。也就是说,你一边吃着野生动物的肉,穿着野生动物制成的裘皮大衣,未经许可擅自进入林区围捕猎杀野生动物,然后抱着一条京叭狗说,你看我是多么具有爱心,我多么爱护它啊。这不是很有些残忍和滑稽吗?再说,你说的爱护你的京叭狗也不尽然,你随意打骂甚至脚踢,遇到不高兴的事情朝它肆意发泄饿它三天三夜,足见你的所谓的爱心有多虚伪,说到底,在你的心目中,它毕竟是个宠物,你远没有拿它作为一个平等的生命来对待。不是吗?我们可以举出许多真正具有博爱精神的爱护动物的养狗志愿者。像“让我们共同为小动物撑起一片蓝天”的北京人与动物环保科普中心创办人张吕萍女士,十几年来共收养400多只各种无家可归的弱小病残小动物,其中包括那些被人挖了双眼、割了耳朵、打伤腿脚的流浪狗,2001年11月23日,被称为世界动物行为学领域爱因斯坦的美国女科学家珍妮· 古道尔来到这里参观访问。她说:“我看到了一个世界上少有的,不把收容的动物圈在笼子里喂养的地方。这里充满着对生命的尊重,每一个到这里来的人,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也有人说,现在一些老人生活寂寞,有个狗陪陪,聊以慰籍。我很同情这样的老人,他们的确需要安慰,需要陪护,但是,他们更需要人的陪护,老人们其实少不了的是亲情,因为得不到可以有,应该有的天伦之乐,他们只好退而求其次,拿个活物算是代替了。而那些不孝子孙,以自己忙啊,应酬多啊,不方便啊等等种种借口,拒绝来到老人身边尽孝道,古人道“父母在不远游”,子女们自己出外花天酒地,游山玩水,扔个老人在家孤灯伴影,为了遮人耳目,送去一只狗作伴,其实那是让狗在给你尽服侍报恩的孝道。难怪这时候,你要是说养狗好,养狗是为了老人颐养天年。而且问题的关键在于,老人们一般不会养那些凶猛吓人的大型犬,相对来说,真正是为了陪伴老人、照顾老人的狗狗,并不会招致社会的一片谴责。同样的道理,那些为国立功的工作犬:缉毒犬、搜爆犬、导盲犬真正对社会有用的狗狗人们决不会让人心生厌恶,我们只会为他它们做出的人类不能做到的贡献而啧啧赞赏。
其实,观察养狗的人,有一些人的心态非常奇怪。这让我想到两个影视剧。一个是电影《卡拉是条狗》,葛优的主演,展现社会底层小人物的生活,人物刻画非常精到,葛优演的也很出色。葛优养狗的动机很奇怪,他说这几年在单位谁也把自己当人看,自己活得很窝囊,就是回到家那条叫卡拉的狗很忠于自己,在卡拉那里找到了做人的尊严。所以他舍不得卡拉。影片看了有些酸酸的。另一个是电视剧《刘老根2》,经过艰苦的创业,龙泉山庄和刘老根们终于富了,富了的农民们生活大变样,丁香、大辣椒烫了洋气的头发,穿上了高级的时装,坐上加长的凯迪拉克,怀里还多了一只高贵的狗宝宝。和葛优不一样,丁香和大辣椒抱上狗是喜气洋洋的。但是在我看来,他们一样悲哀,他们的幸福生活就建立在一只狗上面,你说他们活得有多可怜。
有的专家也指出,养狗人、反对养狗人和狗三者的权益都要维护。从大的原则上说,这个观点我是同意的。现在已经不是那种发动运动,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通不通三分钟的年代了,什么事情都要讲究法制,要维护社会共德。现在的问题是谁来维护养狗人、反对养狗人的共同权利。在养狗这个问题上,反对养狗的人显然处在被动的弱势,他们不能确定什么时候会被疯狗咬伤,被咬伤之后找谁负责。因为照顾邻里关系对养狗扰民问题很难直接制止。而那些养狗人则经常以这是我个人的事情,谁也管不了为由,理直气壮地侵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有人提出,政府应该是维护公共利益的执行者。我非常赞成这样的观点。但是实际情况是政府在这方面非常缺位。没有制定合理的法律制度来规范养狗行为,仅有的一些政府规定执行起来缺乏必要的刚性和人性。自然而然,人们对政府的行为丧失了信心。所以,最后城市养狗问题的解决还得政府出面来解决。靠养狗人和反对养狗人对掐永远没有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