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天天地长大了,有时我会用很灰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似乎自己一路走来的路都不顺利;我在努力,可是上天似乎并不同情我。找不到方向的感觉是很痛苦的,迷茫的。
我在努力,但是我看不到自己的进步。今天我看了听力老师的shared-mail
box里的一封邮件,我惊讶地发现,也许当年让我晚晚凌晨睡的、追了一本又一本的童话书,就是支持我走下去、继续努力的动力。
还记得爱迪生小时候做板凳的故事吗?老师举着爱迪生做的小板凳说:我从没有见过比这个更丑的板凳了。爱迪生从抽屉里掏出另外两个板凳说:有,这两个是最先做的,比那个更丑。你手上那个已经是我做得最好的板凳了,我在进步呢。
下面摘录一些邮件的内容,希望像我一样处于迷茫的莘莘学子们能有所感悟。
“不管内容是什么,每一次都能让你学到一些知识,不能有负面的抵触情绪,功利些来说:考试的时候出到你不喜欢的题目是不是就可以免做那道题呢?”
举个我个人写研究生毕业论文的例子吧:班上其他同学的导师都把自主权交给他们,任他们自己去选取任何有兴趣的、行得通的研究题目,除了我。还没有开题前,我选的第二语言习得方向的导师一开始就把他六十万字、已经出书的博士论文扔给我说:你要跟我,就写这个题目。我当时就蒙了,因为我知道他博士论文写的是什么,虽然最终目的是为二语习得服务的,但用的方法论是句法学和统计学方面的,我对那两方面完全没有兴趣!但当时导师已经选好了,我不可以说:什么?!居然把博士论文的题目扔给我这个小硕来写!天下还有比这更不合理的事吗?!不喜欢你给的题目!不要你做导师了!(而且他从大三起就教过我好几门课程,我很尊重他,他也挺疼我的)于是,我虽然心里有如晴天霹雳,但嘴上什么都没说,就灰溜溜地拿着他六十万字的博士论文离开了办公室,灰溜溜地去选修句法学和统计学,灰溜溜地把他的论文翻完。时间过得很快,我很懒,眨眼就把论文拖到最后一个学期,不得不赶紧把论文呕出来了~~这个痛苦的过程我们把它比作生小孩难产的过程,也是我从小到大第一次那么心悦诚服地被人“逼”着做某件重要的事情,我知道态度决定一切,我也相信自己的能力。在硬着头皮做实验、统计数据、划出图示、分析结果再到没日没夜地坐在电脑前敲打键盘呕出103页难产的成果之后,我知道我的努力没有白费,首先是导师花了一个通宵一口气把它改完了,没有像对其他人那样要我做拆手拆脚的大修改,仅仅指出了我在用词方面的问题;然后是答辩时众裁判没有为难我只问了一个简单的问题就让我溜之大吉;最后,拿到一个高分,导师说:你去申请优秀毕业论文吧。——这一切的一切,让我知道什么是痛并快乐着。
最后,不要总是缺乏自信地说我不行的我不行的……如果你自己都否定自己,还希望这个世界上谁来拉你一把呢?什么事情都得通过踏踏实实的努力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效果。想想很多事情自己平时到底有没真的尽力?尽力了,方法方面还能不能改善?这些都需要各人用心去摸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