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好多琴童的妈妈们,我似乎有点儿懈怠,单说更新上课或练琴博客这件事情,我看到好多妈妈们是每课必记笔记,有的每课都拍大量孩子上课的照片配上优美的文字,实在算美文了。我自己是真没那个才,但愿能坚持做阶段性的记录和总结就不错了。
祺学琴本来就是在我犹豫不决的情况下决定的,因为我没有既定的目标要培养她能在音乐方面有多高的造诣,也拿不准她对这种对我来说完全陌生的东西感不感兴趣。再加上学前好多琴妈都给我灌输了一些这样的思想:得逼着孩子练琴,每天练几乎没有户外活动。而这两件事情都是我最在意的,我不想逼着孩子做什么事情,而户外活动祺从小到大已成习惯,那种自由自在,在跑跑跳跳中快乐的户外活动,是纯粹的玩耍,是让孩子快乐健康最直接的途径。只所以最后决定尝试一下,正是因为自己对音乐的无知和对音乐的崇拜,想让孩子接触一点儿艺术的东西,让她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说6岁前是音乐敏感期,就那么有点儿盲目的选择了。
祺最让我欣慰甚至与感动的是,她简直太让我省心了,对任何事情,祺都充满激情和好奇。家里没有买钢琴,开始学的时候,每周去练一次,有时候两周去练一次,每节课还算能应付的来,因为要有专门的时间去练,祺表现出有点儿不情愿,但是去了练了也就练了。
本来打算等她学习的兴趣稳定下来再决定买或者不买钢琴,因为那个大家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也算一件大件消费了,关键是如果她最后不学,只能成一个占地方的摆设了。事有凑巧,一个朋友家里别人送了一家电子钢琴,闲置,说正好让祺过渡一下。于是祺练琴方便多了,虽然没有钢琴那样的音色,但对一个初学者,认认键盘,练练指法也不错。
至从这架电子钢琴搬进祺祺的房间,根本不存在琴妈妈们说的那种逼孩子练琴,祺抽空就坐在琴前弹起来,对她,就是在玩游戏。本来老师还说,给孩子规定练琴时间,让她想练也不让练,让她感觉练琴是件奢侈的事情。可是我没那么做,既然她喜欢就让练吧,因为无论任何艺术,本意不是也是让她快乐吗。因为家里有了琴,可以随时练,户外活动也没有丝毫影响。
当然在学琴的过程中也有祺妈的一点儿功劳吧。
我每次都陪祺学琴,每次都和祺一样很认真和虔诚的听讲。回来后,只要有空,只要祺不在琴桌旁,我就坐下练习几次。于是祺的兴趣更大,更以老师自居,一会儿说妈妈的手势不对,要像握苹果一样,不然苹果掉了。一会告诉我肩膀放松。有时候我故意弹错几个音,祺跑来纠正,并且给我演示弹奏一次。还有就是和祺pk,我一般练习很多遍,一首曲子练得很连贯,祺不甘落后,也一遍一遍练,不肯败给妈妈。再有就是一点儿小奖励,有一次发现一种小贴画,上面有红苹果,绿苹果和一个好字。我让祺只要弹一遍就贴一张,如果觉得弹得不熟悉,就贴个绿苹果,如果觉得熟练,就贴个红苹果,如果觉得ok了,弹得很满意,就贴个好。于是谱子周围贴满了红红绿绿的苹果,还有稀稀拉拉的好字。有时候我发现祺对老师的理解不对,但是说服不了她,让她带着问题去上课,祺果然在下次说课的时候就问老师:我和妈妈有一个问题想不通,是不是应该。。。然后得到老师的答案。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有时候我们的学习能力还真不如孩子,尤其两手一起弹,我就手忙脚乱的,祺则很从容。随着曲子难度越来越大,我反而看到祺的兴趣越来越高。不光是因为祺,我自己也喜欢起弹琴。
于是我们母女俩,有时候祺弹琴,我坐在旁边看书。有时候我弹琴,祺坐在我身边看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