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小说连载——举步维艰的尝试 |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关于地震的故事。
在动笔之前,曾和一位几乎见面就会争吵有时还会吵到不欢而散的朋友聊过这件事。此君直言不讳地说到,这个题材是看到开头就知道结尾的。我不得不承认这一点,也不得不面对这一点。事实的确如此,这个故事随着媒体对地震铺天盖地的立体式报道,已经变得妇孺皆知。积极或消极的人性,爱或不爱的力量,都被过度的放大或缩小过,那只据说很神奇的猪,同样也不能独善其身。
所以,这篇被我定义为短篇小说的东西,是很难以情节致胜的。虽然,小说引人入胜更多靠的就是故事情节。况且,营造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恰恰是最让我缺乏自信的地方。从结果看,《猪》算不上小说,至少算不上一篇成功的小说。
大概“短篇”是唯一恰当的,我发现很难把它写长,以至于有些草草收尾的感觉。因为写得实在太累,可能思考本身就容易让人疲倦的吧。关于地震,人们看到的东西太多,全方位、全天候的报道,感人的故事,生动的题材,眼泪、鲜花,曾经让人们一次又一次地为之动容。
我想说的,却与爱无关,只想寻求某种渴望。比如说动物,对于生命的渴望。于是我选择了《猪》。猪,是纯粹得不能再纯粹的动物,而且是最没有灵性的动物。它在地震中表现出来的东西,与爱无关,与伟大无关。它的坚强,它的努力,仅仅与生命有关。
选择《猪》,选择生命,还因为曾经囫囵吞枣地看完了杰克·伦敦的短篇小说《热爱生命》。杰克·伦敦,生父为神汉生母为巫婆,做过水手也做过海盗,做过蚝贼也做过巡警,矛盾的复合体写出的东西自然也充满着矛盾。但关于生命的东西,却是无比真实的。因为这是人,或者说动物,都必须面对并珍惜的东西。
试图通过《猪》,说明动物对生命的热爱。在那样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首先考虑的应当是生命,而不是被抽象化、被神化、被无限放大的崇高与伟大。在死亡面前,每个人都会有恐惧,都会有退缩。国际救援组织的黄金守则,就是先保护自己,这与高尚无关,却至关重要。“范跑跑”们的恐惧和退缩,却有些张狂,而且在那样的非常环境下,竟然要将人性的弱点自我放大。被嗤之以鼻也属引火烧身、咎由自取,小说也无半点替其开脱的念头。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尚不如猪。
这只笨猪,在地震面前,无从选择。在死亡的边缘,它既不能高尚,也不能张狂。它绝望却不放弃,它悲观却不投降。后来的故事不断地被演绎,差不多要拔高到神圣的地步了。所以,在小说的最后,我有些手足无措,不知道如何让猪面对阳光,面对镜头,也就草草收尾吧。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