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时在北京无话可说
(2008-08-10 18:31:04)
标签:
文化 |
奥运真正来临的时候,反而感到没有什么话可说。
在广州看火炬传递的时候,我还能够写一写狂欢的广州,但在北京写什么呢?写四处的保安和地铁里的安检措施?写疲惫不堪的本地人?写因为奥运而停下的工地?写汽车的单双号?写北京方圆几百公里内可能带来空气污染的企业都停工?写查暂住证的人们?写奥运对于经济的影响,以及为了奥运而推迟解决的那些经济问题,以及那大量倒闭的中小企业和通货膨胀?
当别处以为整个北京成为了奥运的海洋时,实际上,大部分人还是按部就班地生活着,奥运只不过存在于电视上和谈话中,并不同程度地通过别的方式影响一下他们的生活罢了。
并且,人们想说的话报纸上都替他们说过了,其余的话很难发出声音,也没有听众。开幕式一出,不管是网络上,还是其他媒体上,都是一片的叫好声,生怕落了后,即使那些平常一本正经的博客写手们也突然发现开幕式是一个增加流量的好办法,只要夸奖两句就有可能被推荐,事实证明,网络媒体不是一个适合发出独立声音的地方,它起到的作用是把主流的声音放大,从而压制另外的声音。
官方对于媒体的控制也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知道适时开放几个网站以增加开放的形象,但实际上,却通过更加强化的组织手段把国内媒体牢牢攥在手中。在和谐名义下,在最应该出新闻的时刻,媒体却都感到没有新闻可做,或者无法做。
不知是否等奥运一过,回头审视的时候,发现我们除了获得了奖牌和虚荣的资本,反而把一部分本应该掌握在手中的自由交给了别人,在不知不觉间,在民族主义的幌子下,我们距离最后的终点更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