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识甘阳的政治哲学

(2008-03-19 18:08:04)
标签:

我记录

我的事业梦想

文化

分类: 人物

一直对甘阳没有太深的了解。昨天听了他的一节从政治学角度认识莎士比亚历史剧的课。把印象大致说一下,由于学识所限,不可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完全了解,故理解上的偏差在所难免。

甘阳似乎比较强调施特劳斯的政治学,这可能和他在美国访学期间的经历有关。在课程当中,甘阳还特别强调了两种马基雅维利,即舞台形象的马基雅维利和自由意义上的马基雅维利。自由从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动荡和不确定,甚至生命危险,这也是霍布斯理论的基础之一。按,霍布斯恰好生于1588年这一点可以看成其对于自然状态恐惧的根源之一。甘阳强调的一点是非常正确的,即处于历史之中的人很难感觉到转折点的存在,进一步引申,有的历史转折点很可能是人为的强调造成的。

另外,甘阳还特别强调了宗教问题在英国政治中的分量,认为英国之所以发展,和它摆脱了罗马天主教的束缚有很大关系。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分析是正确的,但我还是认为宗教并非造成英国政治形式的主要原因。其政治形式的形成还是要依赖于传统的解释,即逐渐形成的分权,宗教在这样的分权中似乎没有如甘阳所说这么大的影响。

另外,英国也并非是唯一摆脱了罗马天主教的国家,除了英国,还有稍晚的荷兰、以及宗教改革期间逐渐独立出来的神圣罗马的诸侯们,以及日内瓦的加尔文等等。也许对于天主教的打破是形成一定经济发展的原因,这就像1978年之后的中国一样。但对于政治上到底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还要和一个国家内部的政治演变有关,不能过分夸大宗教的作用。

初次感觉,甘阳的知识结构还是稍显单薄。当然,完全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只听过他的一次课,无法完全了解他造成的错误看法。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看法,在于一、前面已经提到,他过于强调了英国摆脱天主教的唯一性,这似乎是值得商榷的。二、关于诺曼底征服,诺曼底征服的诺曼底公爵是诺曼人出身,也就是北欧海盗,占据诺曼底后逐渐获得了公爵的身份,表面上臣服于法国,却并没有给法国带来好处。其对于英国的征服也并没有给法国带去利益,甚至带去了危害。征服者威廉成为了英国国王之后,对于法国国王的臣属关系只限于其在法国的领土。而他成为了英国国王后的另一个趋势就是有把他在法国的领土和英国合并的倾向,这是对法国非常不利的举动。特别是后来的英国国王又通过联姻获得了更多的法国领地,以至于危险越来越大,这是百年战争发生的背景之一。甘阳在分析这件事情的时候似乎过于简单化了,不知是对于历史的不了解还是因为课时的原因故意省略掉了。三,过多地关注于一本文学书籍(茨威格的玛丽斯图亚特)在历史研究中似乎有点儿不专业,当然这只是个人看法问题;也可能,其课程本身就是通过文学研究政治学,故偏重于强调了文学的成分,除了茨威格,甘阳还谈到了阿里斯托芬等,也表现出了他的文学化倾向。

其余的意见以后再谈。最近可以考虑把甘阳的背景和著作再看一看,能够有个更加全面的了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