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农场风光3——自由港Freeport两日游 10052
标签:
旅游美国伊利诺伊自由港农场 |
分类: 美国北部生活:永远的Madison |
昨晚散步回来,就在客厅阳台和主人家聊天。Ferrar两口子都退休在家,儿女和孙子都住在其他城市。Jim是退伍军人,十年前还到过中国。当时去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听新闻说三峡建好后,周围的风景都要成为绝唱,于是就赶在那之前最后见上它一面。Liz对中国也十分感兴趣,我们天南地北地一直聊到了晚上十二点。
通过交谈,我再次感受到美国北部白人的保守思想,他们普遍对奥巴马不满,特别是他矫枉过正的种族政策和模糊不清的医疗改革。奥巴马增兵阿富汗的决定甚至让他们质疑阿富汗战争的合理性……对待中国问题,他们还是很客观的,在充分肯定中国的巨大成就的同时,他们也关心中国人民对美国的态度,甚至中国人如何看待与印度的“龙象之争”也是他们感兴趣的话题。
不知道是昨天聊得太尽兴,还是主人提供的卧室很舒服的缘故,这一觉睡得很踏实。

第二天一早起来,透过窗户,看到外面阳光明媚的好风光!心情舒畅不已。
Jim以前服役的是美国海军,在429号扫雷舰(Mine
Hunting)上做指挥官。墙上挂着照片和退役证书。对于军事迷的我来说,认出这样的舰种不难,但是却让Jim非常地惊讶。

最上方的就是他的佩剑了。

这是他家的大饭厅。但是估计平时不常用,收拾得很干净。
在Ferrar家吃完早餐后,我们驱车来到教堂,参观教会组织的礼拜活动。教堂门口的美国国旗下是基督教旗,我第一次见到,白色旗面的左上方是蓝底红色的十字架。
由于我们到得比较早,活动都没开始,而美国的教堂附近都会有公墓,所以洪志忠提议到附近的墓园参观一下。

墓地相当的安静,相当的肃穆。大白天的应该也没啥危险,但是还是不免心中默念:无心打扰,阿弥陀佛,上帝保佑!
这个估计是Hennefin家族的Martin先生的墓,他卒于1886年,在碑的另外三面,凿刻着他过世子孙的名字。

墓园中的耶稣受难像台(Calvary Terrace)。洁白的大理石雕像,让人肃然起敬。
赶回教堂,介绍活动已经开始。
接下来就是教会的礼拜活动(Worship Service),现代化的教堂大厅里已经坐了不少人。Jim还兼职播放幻灯片和音乐,他饶有兴趣地带我参观了他的工作台。

台上是流行音乐风格的圣歌带动演唱。鼓手都有专门的音罩收音,非常现代化。

接下来是牧师的布道

基于从小的演说教育,美国人普遍口才好。能做牧师,当然要更好,这位兄弟说得手舞足蹈的。
礼拜结束,就是教会组织的聚餐了,是美国最常见的Portluck形式——大家各自从家里带来拿手的食物,共同分享。桌上摆满了各式美食,让人食欲大开啊!

这是我的第一盘食物,中间黑黑的是烤肠!估计主人在火候的把握上大意了一点点,但是味道非常好,。请各位看官不要做过分联想!
当然少不了那美味的食物!

吃完饭后,Ferrar夫妇带我们参观了教堂的旧礼拜大厅,现在在重新装修,准备改建成教会学校。弧形的木质穹顶,彩色的玻璃窗,明亮简约的吊灯,处处体现出传统教堂庄严肃穆的感觉……
我和Jim都对新礼拜大厅过于现代化的建筑风格不是很认同,他也解释了教堂这样做的初衷,为了吸引教众,教会也要向多元化发展。我不禁联想到了以前在麦迪逊参观的黑鹰教堂(Black Hawk Church,参见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a3dd170100gotu.html),这也解答了我当时对现代化教堂风格的疑惑。看来现在的美国教会为了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不得不“与时俱进”了。
在我的提议下,大家在这个有纪念意义的地方拍照留念。衷心感谢Farrar夫妇俩的盛情接待!
补上一段在回程的路上拍的沿途田园景色的视频(风噪有点大,敬请谅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