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上海首发

(2014-08-03 21:04:24)

《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上海首发

刘红权两首民歌入选

 

图片提供:宁二、弓宇杰

 

难道阿炳去世之后,中国民间音乐就再没有阿炳似的人物,再没有《二泉映月》的感人力量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83下午,在上海淮海中路季风书园,我市盲艺人刘红权的歌声再次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这是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及系列试听CDDVD首发式,和为配合发行而举办的《聆听活着的阿炳》沙龙讲座。

刘红权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是活动一样引发了上海及周边城市的民间音乐爱好者的追捧。主讲人、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博士后黄虎2011年亲自随队到山西、陕西采风,其间来到晋中,采录了刘红权的歌和太谷秧歌优秀艺人的演唱。

作曲家刘星说:“传统是一条河流”,不仅一时代有一时代的“阿炳”和“二泉”,而且因为中国传统音乐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一地域还有一地域的“阿炳”和“二泉”。《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就是由著名民族音乐理论家乔建中主持,借助优秀唱片制作公司成熟的田野录制和后期制作技术,形成以优质“音、像”为核心,图片、文字为辅助,音、图、像、文一体的高品质、高水准、分区域的中国传统音乐学术性视听产品。

在《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中,你将看到“活着的阿炳”,听到感动得著名音乐文化学者田青“泪如滂沱”的声乐版“二泉”。刘红权的作品被收录的是《光棍哭妻》和《瞎瞎活了这辈子》。

《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是研究者们2011年沿黄河行程6000多公里,采录30多个乐种的300多位民间艺人后,又历时三年多,制作完成的两本册子。一册为包括三张CD(民歌、戏曲、器乐)和两张DVD(节目视频)的光盘册;另一册为十万字的图文书。两者合在一起,被誉为是“音乐学术界的一次革命”。

主办者说:“当我们被庸俗的世界折磨得窒息,不由得视文艺为一种稍能喘息的逃避。可当我们踏过那片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听过黄土地上的那些曲,才会明白,《平凡之路》不是路,文艺的尽头,是朴素。离开黄土地后再回望那些人那些事,可以深深体会:什么是后会无期。”

田青说:“我每次听红权唱歌都会落泪。红权的歌让我感受到了超越艺术的东西,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我自己经历人生的这么东西之后我很少流泪,我认为我已经是‘铁石心肠’了,但是红权的歌让我的心变的柔软。我想他的歌对我们每个人保持心灵的平静、保持你对生命的关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他人幸福的关心,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主讲人黄虎说:“我第一次聆听刘红权的歌是在2009年中山堂音乐会,那天我带着当时在读大三的医学专业的外甥女,她是听着流行歌曲长大的。音乐会结束后,她告诉我,她都哭成泪人了。那也是我第一次聆听红权的歌声。在这之后,我给我的每一届学生必放那次红权在中山音乐堂的演出视频。面对90后学生,我每次播放就观察,至少有一半同学眼睛是湿润的。2011年去左权录音,在回来的路上,刘星(《云南回忆》作者)认为:我们录的这29个项目当中,这是唯一一个他准备再有机会跟随刘红权一个月,做一个专辑。红权的歌声,是为整个太行山在代言,在为盲人代言!而且我觉得他在我们今天一种快节奏的时代是另外一种慢声音。就好像我们在听巴洛克的音乐的时候,要回到一种慢节奏,慢乐章你才能够听懂巴洛克。”

 

《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上海首发

《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上海首发

《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上海首发

 

难道阿炳去世之后,中国民间音乐就再没有阿炳似的人物,再没有《二泉映月》的感人力量了吗?回答是否定的。

83下午,在上海淮海中路季风书园,我市盲艺人刘红权的歌声再次吸引了人们的关注。这是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及系列试听CDDVD首发式,和为配合发行而举办的《聆听活着的阿炳》沙龙讲座。

刘红权虽然没有亲临现场,但是活动一样引发了上海及周边城市的民间音乐爱好者的追捧。主讲人、中国音乐学院副教授、博士后黄虎2011年亲自随队到山西、陕西采风,其间来到晋中,采录了刘红权的歌和太谷秧歌优秀艺人的演唱。

作曲家刘星说:“传统是一条河流”,不仅一时代有一时代的“阿炳”和“二泉”,而且因为中国传统音乐鲜明的地域性特征,一地域还有一地域的“阿炳”和“二泉”。《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就是由著名民族音乐理论家乔建中主持,借助优秀唱片制作公司成熟的田野录制和后期制作技术,形成以优质“音、像”为核心,图片、文字为辅助,音、图、像、文一体的高品质、高水准、分区域的中国传统音乐学术性视听产品。

在《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中,你将看到“活着的阿炳”,听到感动得著名音乐文化学者田青“泪如滂沱”的声乐版“二泉”。刘红权的作品被收录的是《光棍哭妻》和《瞎瞎活了这辈子》。

《中国音乐地理:晋陕黄土高原区》是研究者们2011年沿黄河行程6000多公里,采录30多个乐种的300多位民间艺人后,又历时三年多,制作完成的两本册子。一册为包括三张CD(民歌、戏曲、器乐)和两张DVD(节目视频)的光盘册;另一册为十万字的图文书。两者合在一起,被誉为是“音乐学术界的一次革命”。

主办者说:“当我们被庸俗的世界折磨得窒息,不由得视文艺为一种稍能喘息的逃避。可当我们踏过那片一望无际的黄土地,听过黄土地上的那些曲,才会明白,《平凡之路》不是路,文艺的尽头,是朴素。离开黄土地后再回望那些人那些事,可以深深体会:什么是后会无期。”

田青说:“我每次听红权唱歌都会落泪。红权的歌让我感受到了超越艺术的东西,感受到了人性的温暖。我自己经历人生的这么东西之后我很少流泪,我认为我已经是‘铁石心肠’了,但是红权的歌让我的心变的柔软。我想他的歌对我们每个人保持心灵的平静、保持你对生命的关爱、对真理的追求、对他人幸福的关心,对我们每个人都是重要的。”

主讲人黄虎说:“我第一次聆听刘红权的歌是在2009年中山堂音乐会,那天我带着当时在读大三的医学专业的外甥女,她是听着流行歌曲长大的。音乐会结束后,她告诉我,她都哭成泪人了。那也是我第一次聆听红权的歌声。在这之后,我给我的每一届学生必放那次红权在中山音乐堂的演出视频。面对90后学生,我每次播放就观察,至少有一半同学眼睛是湿润的。2011年去左权录音,在回来的路上,刘星(《云南回忆》作者)认为:我们录的这29个项目当中,这是唯一一个他准备再有机会跟随刘红权一个月,做一个专辑。红权的歌声,是为整个太行山在代言,在为盲人代言!而且我觉得他在我们今天一种快节奏的时代是另外一种慢声音。就好像我们在听巴洛克的音乐的时候,要回到一种慢节奏,慢乐章你才能够听懂巴洛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