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田青《禅与乐》

(2012-02-18 12:37:46)
标签:

文化

解锁当下:向前人借一把智慧的钥匙

——读吾师田青力作《禅与乐》

 

 读田青《禅与乐》

读田青《禅与乐》

读田青《禅与乐》

读田青《禅与乐》



开一把锈蚀了100年的锁,田青找来了3000年的清风。这是我阅读《禅与乐》的最大感受。田青是一个对眼前物态不能视而不见的人,即使他说禅,也禅得有点不像禅。如果真的只剩有禅心,任这锈锁再锈3000年,它也自然风蚀在岁月里,没有任何死结,甚至没有任何痕迹。可惜,田青等不及,他再次发出了自己犀利的呼吁。这便是《禅与乐》隐含着的主题,他要借一把智慧的钥匙,开启当下这把烂锁。

以我看,如果田青没有这种迫切的需要,他的《禅与乐》完全可以写成《中国艺术审美史》《中国音乐思想史》等宏篇巨著。但是,他太想关注当下了。这本书,他前后写了十年。所以,他拿来的这把巨大的钥匙,足以摧毁一种僵化的教育制度,风化各种行政手段,让局中人有顿悟感和羞愧感。

中国音乐在近100年里迷失了自己,中国音乐教育在近100年里只念会了半本西方教材。但是,中国人却在这100年里,像迷失信仰一样,迷失了自己的审美趣味。田青说到了技术主义至上的音乐教育问题。他说,当今中国音乐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几乎清一色“高超技术,浅薄知识,贫乏文化”。我们的大师都在民间唱游,但是音乐院校对民间声音充耳不闻,冷漠地抛出一句:“他们不够科学。”

在阅读《禅与乐》的那段时间,中国美术馆有两个展览,一个是《邓拓捐赠中国古代绘画珍品特展》,一个是《都市·田园——中国美术馆中国画提名展》。说白了,前者是古人的国画,后者是今人的国画。多数观众都对当下中国画创作嗤之以鼻。而大大推崇古人的遗墨。我去看了,一句话,古人有境界,今人无境界。

中国音乐教育,中国美术教育,乃至整个中国教育等等,凡与艺术沾边的,今天都把技术放在了首要的位置,把别人的审美标准放在了首要的位置。结果导致我们自己与传统一起丧失在了对西洋文化的崇拜里。在画家笔下,田园不是田园,都市不是都市。在2011年北京传统音乐节上,上海一位青年演员演唱了越剧《江姐》。专家说,听了她的演唱,歌剧《江姐》更有越剧味。

中国传统艺术就在这片面膜拜欧洲的风气中消解了。

田青现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他对于这股盛行了100年的风气是气愤的。他从传统中取出“禅”这一主体意象来关照当前的艺术教育、艺术生产。他希望把千年来滋养着中国文化的“禅”意,强行注射到当下艺术教育的母体中,注射到当下艺术生产的母体中。他的这一主张,呼应者甚多,我知道,他不乏知音。但是,真正能够对现状发生干预,还需要时日,需要更多的有识之士。

而我,是田青主张的忠实实践者。一边阅读《禅与乐》,一边策划了《晋地之中——晋中市乡土艺术精粹》。我把原生的经典艺术,原样呈现给世界,正宗传递给学生。我希望用半辈子的努力,来向田青交一份阅读《禅与乐》的心得。

如果你还没有阅读《禅与乐》,那就快去找来看看吧。或许你有别样的心得,做出别样的举动,引领更多的人贴近传统艺术中无限包容的“禅”趣。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八日星期六12:19:3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