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喜爱李玉刚艺术的人们
(2011-08-06 10:29:18)
标签:
音乐玉刚广州镜花水月四美图娱乐 |
《四美图》前后
致喜爱李玉刚艺术的人们
在博客里只要发一点关于玉刚的消息,总有很多的网友前来捧场,并且留下热情洋溢的话语。我无法一一回复和答谢,所以写个总的答谢词,感谢喜爱玉刚的朋友们对我的关注。
在创作《镜花水月》之前,我不认识玉刚,只是偶然在电视上见过他。因为自己从事的不是流行的或者娱乐化的艺术表演研究,所以对玉刚的关注不多。
那次,突然接到好友王翔的电话,他说自己与朋友联合投资做一场李玉刚的演出,请我做“文学统筹”。于是我们很快见面了。
我们的共识是,我们目之所及,大量的拼盘式的音乐会演出是没有灵魂的。如果说有,是个别作品有,而整体没有。这引发了我此后一直思考这个问题。我发现,国内不论多大的明星,个唱就是一个节目加一个节目再加一个节目。这些节目之间的关联是什么?观众不知道,估计导演也不知道。甚至包括春晚,一个小品与接下来的歌舞之间是什么关系?没有!所以只好由主持人硬说就是了。宋祖英在金色大厅的音乐会,在鸟巢的音乐会,你看看节目单,就知道策划者没有在节目的内在关联上花心事。我在电视上看吴碧霞在国外的一个演唱会,也是如此。建党90周年的晚会,准备时候很长,但是有“政治逻辑”,没有“文学逻辑”。“政治逻辑”要求的是正确,“文学逻辑”要求的是“巧妙”。
那次,王翔给了我一个任务,就是给《镜花水月》找出一个“文学逻辑”来。
很多文学台本,是诗人或者词作家写的,他们在炫耀自己漂亮的处理辞藻的技巧,他们是导演的附庸,而不是导演的帮手。他们很少开动脑筋思考节目本身的事情。而王翔赏识我在这方面的一些优势,就是肯学习肯琢磨的优点,把《镜花水月》的任务直接交给我,而不是先拿出一个本子来试试。
事实上,《镜花水月》的“文学逻辑”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尤其是玉刚,在这次《四美图》合作的时候多次在创作会前或者会上说,他喜欢我给《镜花水月》的分章。“伤花”“望乡”“问月”,他说很好,字很少,却很有感染力。
也许正是《镜花水月》赢得了玉刚和导演佟睿睿的信赖,所以这次中国歌剧舞剧院在创作《四美图》的时候,玉刚想到了我,佟导愿意继续让我来做文学台本。
其实,我今年非常的忙。元旦创作了民歌剧《樱桃树》,接着创作民歌专家耿生廉的传记《歌行天下》,在此期间还策划、导演并主持了两场大型演出,一场是《亲圪蛋亲——左权民歌小花戏专场演出》(山西榆次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一场是《向天而歌——太行山盲艺人开花调演唱会》(天津音乐厅)。3月结束了《歌行天下》的创作,同时接到编选《沈从文妙语录》《沈从文思想散文》(两本)的任务。不久,接到薛歌的电话与玉刚见面。开过两次创作会拿出比较成熟的稿本,《沈从文妙语录》交稿后,到广州采访星海音乐学院原院长、著名音乐学家赵宋光先生,为创作传记《熔炉孤火》做准备。
在广州期间,薛歌两次打电话给我,都是通知开创作会的事情。所以我错过了两次创作会。一回到北京,薛歌与玉刚就在永定路和我见面,交代是佟到要求,让我补写两首歌曲。
我对于《四美图》的写作,是怀了敬意的。我抒发的不是空洞的情感,是一种寂寞与幽怨,寄托在历史中,也寄托在现实中。
在这个过程中,我再次领略了玉刚的谦和与薛歌的厚道,这是我们合作的基础。同样,佟导的睿智给我以深刻的印象,她一个年轻的女性运筹帷幄的能力,叫人敬佩。她不张扬,不霸气,平缓的语气让你觉得她说的在理,于是你愿意遵照她的意见修改或者写作。
佟导请来了刘科栋做舞台美术,请来了韩江做灯光设计。这两位艺术家,也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不涉及他们工种的时候,他们微笑着听着,说到他们自己的任务,他们会有高妙的想法。我在国家大剧院舞台美术展览上见过刘科栋的作品,这次看到了他为《四美图》做的设计,真的只能用“天才”一词来夸他。
服装设计钟佳妮,造型设计贾雷,多媒体设计胡天骥,都是与佟导有过合作的优秀艺术家,他们的设计稿都让人眼前一亮。而作曲栾凯在圈里也名声正隆。
我的工作完成的最早,大约也最不费力气,全部是文字,修改处理起来极其容易。舞台美术刘科栋说我提供的文学本子给他创作提供了灵感。我感谢他的认可。
在《镜花水月》的新闻发布会上我曾经说,我的努力,就是让李玉刚更别致地理解美人,让观众更深度地理解李玉刚。那时的任务完成了。在玉刚携《镜花水月》出国演出的时候,制作人又约我重新加重了文学的描述。这次,在中国歌剧舞剧院上下协力推出的《四美图》中,我希望我的文字能成为一个内在的力量,让观众看到一个完整的关于美丽的解读。
我之所以相信《四美图》会在国家大剧院完美亮相,是因为我相信玉刚,相信玉刚背后的这个创作集体。尤其要说的是,中国歌剧舞剧院李副院长是比玉刚成就还高的艺术家,但是每一次创作会,他都自始至终悄然坐在会场听各个工种的创作者阐述自己的理由,或者听大家争论。他很少插话,也不做空洞的动员,但是遇到艺术问题,说的又都在点子上。(他问我“起”是不是应该用“启”,让我知道了他在思考。)有这样的一个领导,有这样的一个团队,还有你们这样一群喜欢李玉刚的观众朋友的关注,《四美图》会有自己光明的前景!
感谢中国歌剧舞剧院,感谢佟导,感谢薛歌,感谢喜欢玉刚的人们!让我们期待玉刚的《四美图》,期待《四美图》中的另一个玉刚,一同见证他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