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四大主力媒体报道盲人演唱

标签:
左权天津音乐厅导盲犬太行山民歌文化 |
天津四大主力媒体报道盲人演唱
盲艺人“向天而歌”(图)
来源: 天津网-数字报刊
本报讯 (记者张连杰 摄影姚文生)这是一支10位盲艺人与一只名叫“多多”的拉布拉多导盲犬组成的特殊演出团体。
昨晚,首次来到天津的山西左权县盲人宣传队在天津音乐厅上演了一场题为《向天而歌——太行山盲艺人的音乐人生》的音乐会。从演出规模和形式上说,这只是一台小型演出,但盲艺人背后的故事却向人们展现了一幕人生的大戏。
演出之前,本场演出的负责人、音乐会的主持人刘红庆对记者说:“左权盲人宣传队成立于1938年,当时,盲艺人以独特的身份作掩护,出入敌占区,借唱书和卜卦之名,一方面宣传抗日,一方面探听情报。在抗战胜利后,盲宣队仍在不断发展,最多时成员曾达到35人,而现在有12名队员,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才26岁。我的弟弟是队里的主唱刘红权,26岁加入宣传队。”
这支宣传队走遍了全县200多个村,用他们诚恳又朴实地表演,给深山里的村民们带去节日的欢乐和实实在在的感动。2003年,著名音乐学家田青到太行山采风与他们相遇,将他们介绍到北京演出,并有感于他们成功的北京首演,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著名的音乐散文《阿炳还活着》,从此,海内外知道了这块宝贵的 “盲人音乐的活化石”。
此次来天津演出,其中重要的一个意愿是到田青老师的家乡来表达一下感恩之情。据了解,现在盲宣队成员们的月平均收入是四五百元,用以维持他们日常生活的一切开支。对于此次来天津演出,盲宣队认真计算了花费和收入,他们说,到天津演出不挣钱也愿意。过去田青老师说我们“向天而歌”,我们是向着“天空”歌唱;这次还叫“向天而歌”,我们是向着田青老师的家乡“天津”歌唱。
昨晚,这样一群看不到外面缤纷世界的特殊的人,用最真实的演出唱着心中“最红、最美、最震撼人心、最轻松快乐的民歌”。观众的感情随着盲人演员起劲儿的表演而起伏跌宕。在激动人心的气氛中,全场的灯熄了,在10分钟的黑暗中,观众耳边响起了盲人艺术家演唱的抗战时期歌曲《八路军日本鬼不一样》,人们似乎和盲人艺术家们一起身历着大山深处的风景。
昨晚的明星中,还有那条带着盲艺人们上台的可爱的狗“多多”。在近两个小时的演出中,黑色的多多一动不动地趴在台上,聚精会神地欣赏着这场演出。刘红庆抚摸着“多多”对记者说,这只拉布拉多犬是大连中国导盲犬基地培养出来的。它的驯养者王老师在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上看到了导盲犬表演,激发了灵感,花费了4年的时间,培养出了6、7条导盲犬。2008年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倒数第二棒的那条导盲犬就是王老师培养的。“多多”是中国培养的第十五条导盲犬,两岁来到左权县,现在刚刚过完4岁的生日,是山西省目前唯一的导盲犬。自从有了“多多”,盲宣队不仅多了一个帮手,也多了一个忠实的伙伴。有“多多”在身边,盲宣队的步伐更自信了,就像见到了光明。
左权“阿炳”唱响“开花调”
来源: 今晚报数字报刊
导盲犬引上台 盲艺人津城放歌
盲艺人在演出。本报记者 刘 筝摄
本报讯(记着高丽)昨晚,天津音乐厅迎来了一群特殊的演员,他们需要一只名叫多多的导盲犬引领上台表演,但他们非常热爱音乐,吹拉弹唱样样精通,每个人都在用全部生命歌唱生活——他们便是来自千里之外、太行山脚下的左权县盲人宣传队。他们的到来,让天津的老百姓感受到了遥远的太行山的民风魅力。
这是左权县盲人宣传队首次来津演出,因此在音乐会的上半场安排了一个特别的互动环节,整个音乐厅熄灯10分钟,让现场观众一起感受盲人的世界,在黑暗中聆听他们的内心情感。
舞台上的“多多”引起了观众的极大兴趣。“多多”是只拉布拉多犬,是中国培养的第十五条导盲犬,也是山西省目前唯一的一条导盲犬。“多多”两岁时到左权县,前两天刚刚过完4岁的生日。
音乐会除“序曲”和“尾声”是两组太行山民间器乐曲之外,整场演出以太行山民歌为主体。其中第二篇章“花歌传古今”,是一组最经典的“开花调”,他们演绎了《桃花红杏花白》、《亲圪蛋下河洗衣裳》、《会哥哥》和《开花》;而第三篇章“悲歌向天吼”,是真正表达盲人心声的一组由他们自己填词的民歌;第四篇章“欢歌向未来”,是在最悲伤的音乐之后,给出轻快的旋律。最后,音乐会在一首《正月那个正》中结束,这首歌是盲艺人们为了这次演出而特别创作的。
老区盲人艺术团 山歌唱进津城
来源: 天津网
天津网讯
“桃花花那个红来,杏花花那个白唉……”昨天,音乐厅里阵阵浓郁的山西民歌让观众仿佛置身太行山老区,左权盲艺人艺术团的10名团员,为天津人民献上最纯正、地道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左权开花调”。从“最红的民歌”到“最美的民歌”,再到“最震撼人心的民歌”,最后到“最轻松快乐的民歌”。设计巧妙,感情起伏跌宕,每个歌都脍炙人口,回味无穷。音乐会除“序曲”和“尾声”是两组太行山民间器乐曲之外,整场演出以太行山民歌为主体。
音乐会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演出阵容为“十个看不见的人和一条看得见的狗”。歌唱演员和演奏员全部是盲人,坐在舞台上唯一有眼睛的是刘红权跟前的导盲犬“多多”。“多多”也是演出阵容中年龄最小的。左权县十名盲艺人的平均年龄是52岁,而2007年出生的“多多”今年1月13日才过第四个生日,实足年龄只有是4岁。与此同时,演出别出心裁,将全场熄灯十分钟,让观众在黑暗中聆听盲艺人歌唱,在这短暂的黑暗中用心体会盲艺人的感受,并真正理解他们的歌声。
太行山盲艺人津门“向天而歌”
2011-02-15 14:12:21 来源: 每日新报(天津) 跟贴 0 条 手机看新闻
新报讯【见习记者 曹嵩博】今晚,天津音乐厅将上演一场特殊的音乐会《向天而歌太行山盲艺人的音乐人生》。演出者为山西左权县盲人宣传队,这是一支由11位盲艺人和一条名叫多多的拉布拉多导盲犬组成的表演团体.
左权县盲人宣传队历史悠久,曾经是太行山革命根据地众多群众抗日力量中一支有特殊意义的队伍,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创和演出了大量适应时政的说唱作品。多年来,他们走村串巷,给农民带去了幽默与轻松,丰富了农民的生活。
对于此次来天津演出,他们表示,一定把最好的状态调动出来,为天津人民献上最纯正、地道的太行山民歌,尤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左权开花调”,音乐会上半场会熄灯10分钟聆听音乐,让台上的盲艺人和台下的观众在同样黑暗的环境里用听觉感知世界。而且本次音乐会还有演出“四宗最”,从“最红的民歌”到“最美的民歌”,再到“最震撼人心的民歌”,最后到“最轻松快乐的民歌”。
作者:曹嵩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