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955年,似乎已太遥远

(2010-12-24 15:51:25)
标签:

王金兰

太谷

宋体

榆次秧歌剧团

文化

 

在太谷这代艺人出现之前,1955年,榆次率先成立了秧歌剧团,从旧社会过来的晋中一代有名的演员,都集合在这个剧团里了。那些最抢眼的四大演员,盖平遥、盖汾阳、疙瘩丑、蛤蟆丑,从民间汲取了太谷的甘苦与营养,辉煌了一个时代。但是,我真正开始太谷秧歌采访的时候,他们都已去世多年。

榆次秧歌剧团是新中国第一个以表演“太谷秧歌”“晋中秧歌”为主的职业秧歌剧团。榆次秧歌剧团演员中,我采访过三位,分别“盖东观”、王金兰、马宝莲。三位演员,也可以说是三代演员。我采访的时候,他们都已离开舞台多年,秧歌成了一种回忆。

马宝莲是“盖平遥”的得意徒弟,本应该撑起“盖平遥”之后的秧歌剧团的。但是市场对秧歌的需求和文化体制改革,使得这个团有名无实。马宝莲不唱秧歌已经多年。

2009年,我为中央电视台策划《逛太谷 看秧歌》节目,在榆次郭家堡一个卖面皮的小摊上,找到了王金兰。她为秧歌伤透了心,决定不干秧歌了。她14岁跟上剧团,唱了一辈子戏。中间也因为剧团效益不好转成了售货员,但是退休后自己还是拿出所有积蓄办了自己的秧歌剧团。结果,戏排好了,演员都跑了。不过,她能到中央电视台展示一个身上的艺术,还是很高兴。“没想到,没想到!”之后,又有农村业余剧团请她,她又给人家排戏去了。

今年夏天,80岁的盖东观独自在家中接受我的采访,她说:“一次,王金兰和我说,咱们再背上铺盖出去唱戏吧!我说,你年轻,你去吧,我老的走不动了,去不了。但是年轻时,出来好,开心!”

“盖东观”是祁县东观镇人,因而得此艺名。在四大演员红火的时候,她就认为自己是二档演员。但是有不少戏她很拿手。虽然是一个老太太了,一次在街上,还是有当地的戏迷认出了她:“嗬,你不就是‘盖东观’吗?身体怎样?”

但是,在榆次年轻人中说“盖东观”,知道的几乎是零。榆次秧歌剧团已经是一个遥远的往事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