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太谷秧歌音乐会》圆满结束京津巡演回晋

(2010-12-08 15:39:20)
标签:

田青

太谷秧歌音乐会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艺术研究院

宋体

乡土艺术专业院校觅知音

《太谷秧歌音乐会》圆满结束京津巡演回晋

 

《太谷秧歌音乐会》圆满结束京津巡演回晋

我的好友:著名小说家、中国短篇小说之王刘庆邦(右一)

          初中同学刘廷儒(右二)应我的邀请前来观赏音乐会

 

 

128下午1556分,结束了京津巡演的太谷秧歌剧团艺术家们,乘坐北京到太原的动车组D2011回到山西。太谷县委宣传部部长张国平、太谷县文化体育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常成与所有演职人员同行。一下火车,相关领导和民间艺人就接受了山西媒体的采访。《山西青年报》记者把当天的报纸送到剧组手里,因为当天的报纸上有整版京津巡演的深度报道。

“乡土文化有目的、有价值输出”,是本次活动了主旨。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国际评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原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张振涛所说:“19世纪各国拼的是武力,20世纪各国拼的是经济,21世纪各国拼的是文化。晋中市和太谷县有这样丰富的文化遗产,一定会在21世纪的竞争中赢得先机。”

张振涛是在127日晚,观看了《太谷秧歌音乐会》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演出之后说这番话的。他说:“《偷南瓜》《骂鸡》《接亲家》这样的戏,在北京的舞台上很少看到,城市里的作家很难写出这样泥土味十足的作品。这些戏妙趣横生,表演炉火纯青,实在难得。”

谈及把乡土艺术搬演给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的意义,张振涛说:“现在在研究生院读书的这辈年轻人,几乎没有看到过秧歌小戏,他们根本不知道民间是怎样逗趣的。太谷县能把这样的艺术精品送上门来,对他们来说是开拓眼界的一个重要渠道,满堂欢声笑语,就说明了年轻人喜欢这样的艺术。”

《太谷秧歌音乐会》125日首先在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开幕。音乐会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秧歌欢情”,由五位著名旦角演员的《看秧歌》与四位著名生丑演员的《唱起秧歌真带劲》组成。第二篇章“晋商恋情”,由籍红玉抒发晋商离别情《丈夫出外去了包头》,由白美云抒发晋商归来情《人在外边心在家》,由刘双寿、董艳艳表达晋商风流情《买卖人一听心欢喜》,由杜牛斌、吴桂梅表达晋商游走情《买卖人听说不怠慢》。第三篇章“儿女恋情”由三段著名抒情歌曲《奴爱你难舍难分》《我何日配个如意男》《打一辈子好伙计》构成。第四篇章“乡村谑情”,由《偷南瓜》《割田》《骂鸡》《接亲家》四个秧歌戏构成。

这台原生态版《太谷秧歌音乐会》的特点是:节目精品荟萃,演员名家云集。是目前山西省最好的一代秧歌剧演员重新聚首后的绝唱。国家级、山西省级、晋中市级六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美云、孙贵明、代富仙、刘双寿、籍红玉、董燕燕在整个演出中光彩照人,引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与喝彩。

126,《太谷秧歌音乐会》在中国音乐学院演出,演出前,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二胡演奏家宋飞接见了所有演员。

为什么把京津巡演锁定在天津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呢?这是因为天津音乐学院是新中国音乐事业的摇篮,1950年一大批精通中外音乐的中国音乐学家在这里组建了中央音乐学院。其后这里一直是中国最好的音乐院校之一。

而中国音乐学院是研究、传播中国音乐的最高学府。1964年成立以来,几代音乐人致力于民族音乐教育体系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果。早在1970年,中国音乐学院教师董维松就到榆次、太谷采风,录制了一代秧歌大师“盖平遥”、“香蛮旦”的声音资料。近年,中国音乐学院在晋中市左权县建设了采风基地,对开花调的研究进一步加强。1117日,太谷县宣传文化系统的领导到中国音乐学院拜访专家、教授,中国音乐学院有关专家表示,希望下一地采风基地建在太谷县。

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国艺术研究的神圣殿堂,梅兰芳创建的戏曲研究所、黄宾虹创建的美术研究所、杨荫浏创建的音乐研究所,奠定成了中国民族艺术研究的基石。令人高兴的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与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所以说,这次太谷秧歌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京演出,所到达的最后一站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田青教授在谈到《太谷秧歌音乐会》音乐艺术院校巡演时强调,一定要把在民间最受欢迎的节目,最受欢迎的艺人带来。一定要保证这样的演出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又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这样的演出可以给音乐教育工作者、音乐学院的学子们以新的启示,就是让大家了解什么是真实的民间,什么是民间喜欢的真实的艺术。

田青说:山西是民歌、戏曲的海洋,山西中部是晋商故里,这里的秧歌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是全国比较早地由田间、街头走向舞台的秧歌之一。他认为,他的母校天津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师生会喜欢上太谷秧歌的。而中国音乐学院是专门从事本土音乐研究的院校,也一定会对秧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正如田青所设想的,三个院校都热情接待了《太谷秧歌音乐会》的演出,不少学生纷纷表示要把太谷秧歌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努力为扩展太谷秧歌的知名度而工作。

完成了所有的演出任务,50人剧组回到山西。有可能在未来的一些时日,晋中市、太谷县将继续推进“乡土文化有目的、有价值输出”工程,把更多优秀的民间文化送给城市高校,送到有可能产生知音的地方。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八日星期三15:00:1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