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谷秧歌音乐会》天津音乐学院演出反响热烈
(2010-12-06 11:54:22)
标签:
教育 |
《太谷秧歌音乐会》天津音乐学院演出反响热烈
纯正原生态版《太谷秧歌音乐会》12月5日在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厅演出,数百名师生观赏了这台全部来自山西民间的秧歌表演。
《太谷秧歌音乐会》分为四个篇章:第一篇章“秧歌欢情”,由五位著名旦角演员的《看秧歌》与四位著名生丑演员的《唱起秧歌真带劲》组成。第二篇章“晋商恋情”,由籍红玉抒发晋商离别情《丈夫出外去了包头》,由白美云抒发晋商归来情《人在外边心在家》,由刘双寿、董艳艳表达晋商风流情《买卖人一听心欢喜》,由杜牛斌、吴桂梅表达晋商游走情《买卖人听说不怠慢》。第三篇章“儿女恋情”由三段著名抒情歌曲《奴爱你难舍难分》《我何日配个如意男》《打一辈子好伙计》构成。第四篇章“乡村谑情”,由《偷南瓜》《割田》《骂鸡》《接亲家》四个秧歌戏构成。
这台原生态版《太谷秧歌音乐会》的特点是:节目精品荟萃,演员名家云集。是目前山西省最好的一代秧歌剧演员重新聚首后的绝唱。国家级、山西省级、晋中市级六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白美云、孙贵明、代富仙、刘双寿、籍红玉、董燕燕在整个演出中光彩照人,引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掌声与喝彩。
天津音乐学院是新中国专业音乐教育事业的摇篮,1950年一大批精通中外音乐的中国音乐学家在这里组建了中央音乐学院。其后这里一直是中国最好的音乐院校之一。对于天津音乐学院而言,这个演出的成功与在学生中的巨大反响证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年轻的学子中会找到知音。
演出过程中,天津音乐学院终身教授、著名作曲家鲍元恺激动地走上台去,说“请民间艺人到学校来,是这个学校的一个传统。只有把民间艺人请进来,才能在音乐上留住民族的文化根脉。”靳学东院长说:“我对民间艺术家的到来充满了期待,我相信山西民间艺人的光彩。但是看了我们把民间艺术家的演出,比我想象的还要好,确实非常精彩,非常宝贵。”
天津音乐学院党委书记徐建栋代表学校宴请了所有的演职人员。演出结束后他兴奋地说:“演出太精彩了,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希望民间艺术家们再次来天津,为未来代来更多的惊喜!”
山西省晋中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朱荣耀、太谷县委宣传部部长张国平带队前往天津送戏上门。演出前他们在与天津音乐学院领导交流时说:“我们送戏给最专业的音乐院校,我们肯定拿的是最好的东西。这一行动是我们山西‘有目的有价值地输出本土文化’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山西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山西中部的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遗产的继承出现了问题,我们就拿最好的戏,给最有价值的观众,我们在他们中寻找呼应,寻求未来秧歌存活下去的养分。我们相信,艺术研究机构的师生,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回报,这就是他们的掌声。从最有价值的掌声里,我们寻找未来!”
天津音乐学院校友、著名音乐学家田青为音乐会题写了七个大字:“太谷秧歌音乐会”。他在谈到《太谷秧歌音乐会》音乐艺术院校巡演时强调,一定要把在民间最受欢迎的节目,最受欢迎的艺人带来。一定要保证这样的演出有较高的艺术观赏性,又具有较强的学术研究价值。这样的演出可以给音乐教育工作者、音乐学院的学子们以新的启示,就是让大家了解什么是真实的民间,什么是民间喜欢的真实的艺术。
6日,原生态版《太谷秧歌音乐会》将在中国音乐学院演出,7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演出。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六日星期一11:4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