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左权将军
左权将军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643
  • 关注人气:15,64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建中院长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0-08-06 19:36:40)
标签:

晋中学院

世界音乐

鼓乐

秧歌

左权

杂谈

全球化·民族传统与教育的责任

在第29届世界音乐教育大会研讨会上的发言

201085日·北京国家会议中心)

 

█晋中学院院长、亲圪蛋艺术团名誉团长  孙建中

 

尊敬的主持人:

尊敬的女士们、朋友们:

    大家好!

昨天晚上我们在国家会议中心,度过了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中国民俗狂欢之夜,以历史悠久、打造精良的西安音乐学院“唐朝鼓乐”为主,辅之以曲艺、民间社火狮子舞、少数民族歌舞,以及我们晋中学院亲圪蛋艺术团表演的山西民间舞蹈——左权小花戏,可以说我们共同把中华优秀节庆文化呈现给了世界。

世界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不同的音乐文化传统,这都是非常重要的精神遗产,滋养着本民族进取与创造,给世界文化以丰富性与多样性。但是,20世纪中国的音乐教育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融合与巨大的颠覆。融合,就是找到了西方主流的音乐教育体系,颠覆就是放弃了自己的传统。尤其是信息化与电子化时代的到来,优势文化迅速蔓延,而边缘文化人群的迅速主流化,使得原有的音乐文化传统在迅速消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经历着濒危的命运。

“西安鼓乐”是这样,原有的村庄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旧有娱乐的方式被颠覆了,“鼓乐手”老化,年轻人不学习鼓乐。而我们山西晋中也经历着同样的尴尬。秧歌艺人老化,年轻人远离村庄,开花调演员用民族唱法演唱民歌,原有的文化传统正在丧失。

进入城市学习音乐的地方学子,在音乐院校学习和声、视唱、钢琴、提琴,惟独没有学他们自身传统文化的机会。这是一个地方的悲哀,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中国音乐学院创办北京传统音乐节,西安音乐学院以巨大的精力传承鼓乐,厦门大学传承南音,都与我们晋中学院传承开花调、小花戏是一样的思路。我认为,最好的钢琴教师不在晋中,但是最好的开花调、小花戏、太谷秧歌教师在我们晋中。开花调小花戏在晋中的基础人口是十三万,太谷秧歌基础人口在晋中有六十万,都远远大于歌剧与钢琴的人口数。虽然随着歌剧与钢琴的普及,外来音乐文化渗透势头迅猛,但是一唱起本土的歌曲,老百姓还是会兴奋和激动。

所以,我们把最好的民间艺人请进学校,给他们以与博士、教授一样甚至还要高的待遇。请他们把自己身上的绝技传授给年轻的大学生。我们甚至打破现有的教学模式,恢复传统的“传习所”制度,在现代高校以传统方式、方法,培养对传统文化掌握更深厚的学子。

我们的想法和做法是:

第一、转变观念,变特色为优势。重视用现代手段研究古老传统。记录下传统艺人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让不可多得的音乐文化永恒化。组织编写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地方音乐文化教材,而不是重复劳动,去写合唱或钢琴教材。我们要把有限的精力集中投放在特色课程上,并使之成为优势课程。

    第二、体制创新,让兴趣成动力。特别招收对地方音乐文化有兴趣的学子,打破考试机制录取机制,保证让最应该学习的孩子学习他渴望学习的知识,活态传承好地方音乐文化精粹。

第三、服务地方,使就业成可能。晋中市在打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无论是平遥古城、榆次老城、乔家大院、王家大院、三多堂、常家庄园等晋商遗存,还是太行山、绵山、乌金山等自然景观,或者是八路军总部纪念地、农业旗帜大寨村等红色圣地,都需要大批懂得地方文化的导游与演艺人才。我们培养的学生不仅可以到全国去宣传我们晋中文化,也可以在本地就业,服务当地经济建设与文化繁荣。当他们学到开花调、小花戏、秧歌以后,他们是地方上欢迎的稀缺人才。

2007年,我们开设了“非物质文化视界中的左权民歌”课程后,在近千名全国各地来的音乐学子中,引起较大反响,在山西教育界、中国音乐教育界,获得了广泛的关注。 2009107,我校在北京中山公园音乐堂举办了《烂漫开花调》专场音乐会。2009年、2010年,先后两次为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录制了“逛太谷看秧歌”和“花开左权”两档十二期节目,充分展示了我校的民间艺术教学成果。昨天,我们又一次把小花戏带给了世界音乐教育大会。

立足本土,辐射全国,面向世界,这是我所倡导了地方音乐院校的办学之路。希望在这样的研讨中,获得大家更多的启发,为传统文化传播做贡献。

谢谢各位知音!欢迎大家到晋中来采风,欢迎大家到晋中学院来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