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学院采风团抵达晋中
标签:
中国音乐学院秧歌晋中学院碗碗腔杨红文化 |
太行山上听民歌
中国音乐学院采风团
抵达晋中
“欢迎中国音乐学院师生到晋中采风!”黄金海岸大酒店的这条标语,表达了晋中人民的心声。7月13日,以著名音乐学家、二人台研究专家、香港大学博士、中国音 乐学院教授杨红为领队的中国音乐学院师生采风团一行十八人顺利到达晋中。
为了安排好中国音乐学院师生的行程,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赵中悦主任、晋中市文化局朱荣耀局长、晋中学院孙建中院长、左权县委宣传部部长李左红,以及平遥、祁县、太谷文化新闻系统的领导,都做了前期安排。
谈到为什么选择晋中的时候,杨红教授说:“晋中是全国有名的文化遗产保护区,是晋商故里,是红色根据地的中心,平遥是世界遗产,左权开花调、祁太秧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我带领学生们来这里向民间学习。”
杨红一行到晋中的当天就开始了采风活动。著名开花调歌后、国家级传承人刘改鱼,太谷秧歌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和省级传承人白美云、孙贵明,秧歌老艺人王金兰,都应邀赶到杨红教授一行下榻的酒店来向中国音乐学院师生展现晋中民间艺术的魅力。当晚,杨红教授和同学们赶到晋中学院,在那里欣赏了小花戏泰斗李明珍的示范讲座。
谈到未来一周的行程,杨红教授说:14日15日两天,我们将在左权县,一天采访民间歌手,一天随左权县盲人宣传队到乡下体验他们的生活并欣赏他们的精彩表演。16日,我们赶到平遥,在那里武献智老师将给我们带来一场平遥弦子书艺术的欣赏课。17日在绵山总结四天的采风活动之后,18日到孝义听著名碗碗腔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建琴的故事,并欣赏碗碗腔表演。19日,祁县和太谷的民间艺人分别在渠家大院和孔祥熙故居,为我们表演两台秧歌专场。
当然,晋中文化景点众多,中国音乐学院师生也表示不想错过。他们计划走访十二个具有浓郁晋中文化特色的景点,分别是:榆次后沟(晋中农业文化)、榆次老城、左权麻田(太行山抗战文化)、左权老井村(太行山村落民俗文化)、平遥古城(世界遗产)、介休绵山、孝义木偶皮影博物馆、祁县老街与渠家大院、太谷西大街、三多堂(晋商大院)、孔宅、常家庄园(晋商大院)。
杨红教授说:我们来的十五位同学,都是学音乐学的,来自全国各地。这次,通过提前准备、现场采访,运用音乐学方法,将三人一组写出五个《采风报告》,他们的选题将在“左权民歌”、“左权小花戏”、“左权盲人说唱”、“平遥弦子书”、“碗碗腔”、“祁太秧歌”中产生。
晋中文化局局长朱荣耀表示,他希望同学写出有分量的研究论文,对文化晋中的建设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他和晋中学院孙建中院长都表示,希望中国音乐学院师生常来晋中,晋中音乐文化资源丰富,对大家搞学术研究会有很多的帮助。他们希望中国音乐学院师生在晋中采风愉快,有收获。
太谷秧歌著名表演艺术家、国家和省级传承人白美云、孙贵明将全程陪同中国音乐学院师生一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