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长子的致歉信
(2009-12-02 09:37:31)
标签:
今题网虎雏长子昆曲沈龙朱杂谈 |
沈从文长子的致歉信
11月18日,信箱里意外出现了“沈龙朱”的来信提示。沈龙朱是沈从文的长子。多年前,我到他的家里采访过他,他送我一本香港出版的《沈从文的湘西》。在这之前,我见过他的母亲张兆和,见过他的侄女沈红,见过他的弟弟沈虎雏,见过他的亲戚黄永玉。见他之后,我还到苏州拜访了他的最小的舅舅。我,是个沈从文迷。
后来《沈从文全集》出版了,龙朱说出版社给他是优惠价,有多少套。我便以很便宜的价钱,从他手里拿到一套。书到手的时候,没有附卷。不久,他好像专门送了一趟给我。那时我还在《华夏时报》,他骑自行车跑了很远的路送来。
再后来,巴金先生百岁诞辰,《北京青年报》的朋友希望我帮助组稿,我便打电话给沈龙朱,他赶写了一篇稿子,发表在了《北京青年报》的专版上。巴金去世的时候,我已经离开《华夏时报》,但是报社的朋友希望我赶一个新闻稿,我便电话采访了沈龙朱和写过《巴金传》的李辉,为朋友们帮了个小忙。
沈龙朱种了好多年花,是个园艺专家了吧?他还有一个爱好,每天上午游泳。我到过他在宣武区的家,书柜多是各地新出版的他父亲沈从文的作品。他和我说,他弟弟研究过去的版本,他收集新的版本。我认为,这个分工很好。
一次,可能是打个问候电话,沈龙朱接起电话后我报了名姓,他说:“看到你的大作了。”态度有明显的对我的不满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说我没有什么作品出版啊。
他几句话后才明白过来,我和他说的那个作者的名字差一个字。人家是沈从文研究专家,出版了一本点评《边城》的书,其实主要还是在卖《边城》。沈龙朱觉得这个专家的做法不太合适,有一点儿情绪了。后来我买到了那本书,插在书丛里,每当看到它,我就想起为此还让龙朱误解了我。
某年,有个昆曲演出。我知道沈龙朱的母亲张兆和是从小听着昆曲长大的,就给龙朱、虎雏分别打电话,邀请他们观赏昆曲。他们的态度居然完全一致,说自己没有这方面的修养,不要浪费了门票。再后来,有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演出,再邀请他们,虎雏没来,龙朱来了。
那次把门票送他手里后,说了几句话,就忙的看演出了,不见龙朱,已经又有一些时日了。
我要打开“沈龙朱”的所谓邮件,必须经过多个程序,最后是在一个“今题网”上注册了一些信息。有提示说用不用通知我的朋友,我按了“否”。
找到“沈龙朱”之后,他是被“向成国”引诱到“今题网”的,也没有我什么事。向我是知道的,是湖南的一个沈从文研究专家。
事到此了,我也没有什么可说。
第二天,我接到了“沈龙朱”的“道歉”。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题目是《“今题网”推广手段非常令人厌恶》。文章说:
各位被骗入这一网络的朋友,我首先向大家道歉。因为有一位久未联系的朋友,昨天忽然在我信箱里发出邀请,我以为有急事,虽然有疑惑,却仍然顺着步骤进入此“今题网”。岂料此网络竟然使用令人厌恶的、极不道德的手段来推广自己。稍不注意,就把您原有信箱里的朋友地址,列入您要邀请进入的黑名单。这等于是一种传销方式,而且在每一次登陆时,此黑网都会给您设置这么一道陷阱,让每一个偶然进入此网络的人都去帮他们扩散。我相信网络执法部门迟早会对此类网络加以取缔。
我见到信后,赶紧给“沈龙朱”回信:“我看到您的来信,和您一样以为有什么重要的事情,赶紧申请,半天操作之后,也是骗局一个。不过我丝毫不怪您,您不要有什么不好意思,都是网络惹的祸。”
龙朱是个低调的人,这是沈门家风,我是知道的。没有想到他也会愤怒,为了一个本也不该愤怒的事情。朋友们不会责怪龙朱,龙朱自己到觉得对不起朋友了。其实,现今网络技巧圈套多的事,怎么能保证不失足一次呢?
我的对于同一件事情的漠然,与沈龙朱的愤怒比,是好呢,还是不好?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