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民间传统文化
时间:2009-06-04 04:05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上图为<万豪客>报道相关新闻.图片是我和万豪美悦大酒店常总送田教授到太原机场时的留影
“怎样防止文化衰败呢?我认为有两条路:一条是外来文化的引进,给原有的文化注入新鲜血液。另一个方法就是寻根,找自己的母亲,再重生。我认为向民间文化学习是拯救主流文化精致化并使其再生的最好办法。”晋中学院图书馆报告厅内座无虚席,田青教授的精彩讲座博得台下师生阵阵掌声。
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田青教授,5月26日上午应邀为晋中学院师生作“如何对待民间传统文化”的专题讲座。报告会由该院特聘教师、作家刘红庆主持。
田青教授紧密结合他发现石占明、左权盲人宣传队等原生态民歌演唱者的过程谈了自己对民间传统文化的看法。他说,中国是文明古国,有很多丰富的文化遗产。然而,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没有很好地珍惜和保护这些文化遗产,导致很多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抛弃。面对这种现状,他主张应当去
“寻根”。他说,“民间艺术是中华文化的基础、土壤和母亲,古往今来没有一个大艺术家不对草根艺术保持一种尊敬的心态。精致化是艺术发展的一种趋势,但艺术的生命力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消失。”
田青在谈到民歌发展问题时说:“在传统文化这个领域里,先抢救,理直气壮地谈保护,不要盲目提发展。今天社会的巨变是人类从没有遇到过的,人们观念的改变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也许是无法拯救的。”
田青教授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中心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艺术评论》主编。近年来,他关注民族音乐现状,经常主持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其音乐评论在我国音乐界和公众中有较大影响。
田青教授与左权乃至晋中的结缘,源于他的“寻根”行动,源于刘红庆的穿针引线。他曾对石占明、左权盲宣队进行了大力举荐与宣传。
本报记者王玉宾 本报通讯员李晋明
红庆读新闻感言:
感谢老乡这样捧场,写了报道。需要说明的是:
1、我不是当天的主持人。主持人是院长孙建中。不过我在田教授讲座过程中说了不少话。
2、田教授已经不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干部了。原来也是副主任,而非主任。主任是现任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
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不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下属单位。两个单位平级。是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4、田教授是为了“五二五开花调演唱会”到的榆次,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太原师范学院的一些老师想邀请田老师到太原,他时间紧,没有去。讲座结束后回了北京。
5、田老师的讲座:首先肯定了“五二五开花调演唱会”;其次谈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重点是教育我们的干部;最后回答了音乐学院师生关于民歌保护与发展的问题。
红庆 8:39 2009-6-9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