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中心训】2009年5月25日晚8点,应我院客座教师、作家刘红庆之邀,我院文学院、音乐学院的师生有幸在晋中市榆次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举办的《左权之歌—五·二五经典开花调演唱会》。整场演唱会名家荟萃,高潮迭起,异彩纷呈。
这次演唱会除序曲和尾声外共分四个篇章,演唱会开始,全体演员共同演唱《左权将军之歌》,呼应了此次晚会的主题—“纪念左权将军,弘扬民族音乐”。接下来,第一篇章《战歌赞太行》,呈现的是太行人对八年抗战和此后烽火岁月的感慨与欢愉。其中,有《太行民兵》(刘改鱼/石占明/刘红权)、《逃难》(刘海萍)、《大烟袋》(石占明)、《红都炮台》(石占明/盲人宣传队)、《土地还家》(刘改鱼)等名曲。
第二篇章《悲歌向天吼》由左权盲人宣传队主唱刘红权独自演唱,他演唱了盲宣队的代表曲目《瞎瞎活了这辈辈》、《向天向地问爹娘》、《光棍苦》、《一铺滩滩过眼云》。
演唱会的第三篇章《欢歌漫山来》由《高高山上一篓油》(石占明)、《顶缸》(石占明/盲宣队)、《花戏唢呐情》(李明珍/刘瑞琪)、《小花戏牌子曲联奏》(盲宣队)等名曲组成。
在演唱会的第四篇章《春歌唱花开》里,“开花调歌后”刘改鱼演唱了家喻户晓的《桃花红杏花白》,还有张林庆的《刘梅躲婚》、石占明的《桃花红杏花白》、刘海萍的《不想走了返回来》、《会哥哥》(亲圪蛋组合)、《开花调》(张林庆/李永兵)、《有了心事慢慢来》(刘改鱼/石占明/刘海萍/亲圪蛋组合)。演唱会的尾声,所有演员和全场观众一起合唱了那首耳熟能详的《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大剧院内不断响起热烈的掌声。
http://www.jztxj.com/pic/gif/1243340125.jpg
http://www.jztxj.com/pic/gif/1243340138.jpg
http://www.jztxj.com/pic/gif/1243340149.jpg
演唱会的尾声,特地从四川赶来的田青登台说了一番精彩的“心里话”。他说,此次晚会的演唱会举办的很精彩,但不是最令他感动的。因为,他已经被那些歌曲感动过很多次。今晚,最令他感动的,是每一个演唱的段落都有观众报以热烈的掌声。这证明,这些民歌的发展有着一片良好的“土壤”,靠着这么多热爱民族音乐的社会各届人士的支持,中国民族音乐必将拥有更好的发展前景。田青的这番话令整个大剧院又一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本次晚会由晋中学院音乐学院和晋中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筹备组主办,晋中文化研究所承办,晋中市广播电视局和晋中市交通局协办。晋中学院院长孙建中担任本次晚会总顾问,著名音乐研究学者田青、“开花调歌后”刘改鱼、“小花戏泰斗”李明珍、刘瑞琪、常士继等担任艺术顾问。全场晚会由刘红庆担任主持人。
附:
晋中学院音乐学院,建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1988改建的晋中师专音乐系,是山西省最早成立的音乐院系之一。近年来,晋中学院音乐学院本着立足教学、服务社会的治学理念,积极参与地方的文化事业建设,在省地举办的项赛和活动中屡获好评,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7年起,先后开设了《左权名歌》和《祁太秧歌》课程,成为本土音乐院校的一大亮点。
晋中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筹备组,是山西省教育厅与晋中学院齐抓共管共建、具有独立建制的学术研究机构。该中心依托晋中学院的科研优势,并在整合晋中市晋商研究中心以及其他研究机构研究资源的基础上组建而成,以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服务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为目标。本中心下设几个研究方向:晋商习俗文化研究、晋中音乐文化研究、晋中明清大院文化研究等等。晋中音乐文化研究所,是晋中地域文化研究中心筹备组下设的主要研究机构。
刘改鱼:开花调歌后。正是她的经典演绎、开花调戏成了一个歌种。是她奠定了左权开花调的地位。2008年被评为山西省非物资文化遗产十大传承人。
李明珍:小花戏泰斗。她是完成小花戏舞蹈化、职业化、经典化和理论化的第一人。
石占明:羊倌歌王。他是左权民歌复兴的号角,也是中国原生态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刘红权和左权盲宣队:创立于1938年的盲人宣传队,在长达70年的岁月中,成了太行山民的最爱。而刘红权,更是把底层弱势群体的生命悲苦唱成岁月的悲凉。
亲圪蛋组合:师承刘改鱼等名家,是最新颖、最年轻、最靓丽、力求最正宗的民歌组合。主唱:弓宇杰、王熙。乐队成员:李国英、张转琴、高静、韩燕霞、刘敏飞。
新闻中心记者:郭柱子
编辑中心审稿:程姣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