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好朋友同学左权老乡产业发展基金信息产业经济调节司刘廷儒北京杂谈 |
好友刘廷儒
我、廷儒一起为皇甫束玉祝寿
中文姓名:刘廷儒
英文姓名: Tingru Liu
性
出生年月:
所在公司:公司/职位
个人简介:
刘廷儒:我们和政府是合同关系
2007-08-30 08:54 聚源数据库
·对话·
《21世纪》:在管理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金的过程中,会不会受到政府部门的干涉?
刘廷儒:信息产业部和财政部一直给我们充分授权,该管的管,不该管的不管。我们是市场化运作的企业,投资完全独立自主,不会因为领导打个招呼就投资了。当然,我们很多项目都是他们推荐的,但是没有一个项目说我们必须投。事实上,投资的后期全是我们自己去谈,完全按照商业规则去谈。
《21世纪》:你们具体的投资决策方式如何?
刘廷儒:作为管理者,我们首先去寻找可能投资的公司,对其进行商业模式、法律、团队等尽职调查,认为符合我们的投资标准,我们就会形成一个文件,上报到电子信息产业基金的管理机构——信息产业部和财政部,最后由政府管理部门来决定投还是不投,投多少。政府的文件下达以后,我们具体执行。
整个流程中,我们的意见是最主要的。不过,政府的资金有特殊性,需要有特定的审批和监管渠道,不像别的风险投资商及各合伙人一开董事会就能够决定。
《21世纪》:你们和信息产业部等政府部门如何分工?
刘廷儒:政府部门和我们的关系非常清晰,政府就是基金的投资者,所有被投资企业的管理事宜都由我们负责,政府同我们进行项目发展的沟通,双方是一种合同的关系。
《21世纪》:管理政府的产业发展基金有压力吗?
刘廷儒:当然有。我们是一个在市场上生存的企业,必须靠自己的眼光和实力来证明自己。寻找成功的项目是未来我们生存的根本,因为我们还要发展自己的基金。所以,我们在选择投资项目上非常谨慎,力争成功率和效果。至今为止,我们只有一个失败案例。
《21世纪》:因为你们的成功,目前全国各地都在上马创业引导基金,你有什么看法?
刘廷儒:我觉得有点太热了。国内真正合格的创业投资人才还是太少,如果把钱交给一些不负责任的人,将来会出问题,最后可能会把这个行业都给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