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艺术赏析 |
发在他自己的博客里
今天盗来一用
顺民
河曲人
擅唱民歌
不论河曲的还是左权的,都好
更有意思的是今年他写了一本关于左权人的书,还是我家所在的西关村的
一次,顺民说:"我去你们村了"
就是为了采访
可惜我不在家
这次见面
他把书送我,叫<送84位烈士回家>
写烈士,用了心,他常被烈士的故事干扰美梦
我想,这些烈士都回了家
顺民才能真正安心
真是把自己写进去了才会如此风魔
但我更期待顺民的新的作品
那是一个关于土地的故事
他每一次说起来都会激动
可惜
这本书公开出版还要些时日
^^^^^^^^^^
《大河边儿上》开展第一天,桌上的黑色坛子即亢国炼从汾酒厂买的原浆玟瑰汾酒,一坛可纳三十斤许。
策展人老徐现场推磨。
柴油机厂金工车间展区,系美国人策展
阳泉摄影家协会的《自建房里的日常生活》图展效果
同上
本人在前头照了个相
与刘红庆又照了个相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刘红庆,忽然回晋中学院代课,说是半年,刚过一个星期,忽然又说要回北京去,说学校给安排一周一节课,他一下子干了两个月的,有两个月的空闲时间。人有本事,就这样挣钱啊。忽然他又说,在回北京之前有一段空闲时间,想到平遥去看一看摄影节。
恰好,我的一帮摄影朋友今年第一次在平遥开摊子,18号那一天打电话过来,说是在平遥柴油机厂设坛展览,带过去三百斤老酒,等待着我前往。这不正好吗?给同学张学山打个电话,他的坐骑周末休息,正好我用,不免拉那刘红庆前往平遥一回。
一进平遥,还没进老城,新城的大街两侧挂满了旗子,各个国家的都有,飘飘扬扬延宕出去有三里多地。过去人讲,说大杂院里挂起来的尿布像是万国旗,这万国旗人家可不像尿布,庄严的很。就像刚听人说汤显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但莎士比亚绝不是英国的汤显祖。到了老城,怕找不到地方,先给土著作家彭栋打了个电话,让他带我们到下西门,不想,先被主持《大河边儿上》影展的大山接着,倒是彭栋让我们等了小一会儿。
人真多啊。我最烦人多,跟赶集似的,红男绿女,一群一群,据说全城里搁下六大展区,我们所在的柴油机厂就拥挤了十多个主题展,我说人多啊!跟乡下赶集似的。
刘红庆说,来的都是高素质的人,你怎么还烦?
我说,看人样子素质倒也不低,但这么多高素质的人聚在一起也是人多啊!跟赶集差不多。文革时候开九大的人素质高不高?一样的乱。
就和大山坐在那里,刘红庆彭栋看我落地生根死心塌地坐在那里不走了,他们自顾自逛去了。我跟大山一边看着他们《大河边儿上》的摊子,一边坐在那里喝茶。
人来人往,我视而不见。人来人往,人家对我也是视而不见。
大山招呼看客,我有如下活动。一是看了几个展,二是吃了一碗面。有一个展很好的,是阳泉摄影家协会办的,题目叫做《自建房里的日常生活》,内容都是拆迁在即的煤矿棚户区,这种题材挺对我的味口。所有的照片都喷在大幅宣纸上,然后拓在一段断墙上面,砖石缝有意留出来,给人一种特别的现场感,像亲临拆迁工地。照相几张。
近中午,吃兰州拉面一碗,我要了一头蒜,刘红庆大惊,说你吃那么多?
我说你不吃?一边递过去。
刘望而生畏,说不不不。
我说不吃就不吃,显然你一会儿要用嘴的,我的嘴没用。
刘大窘,夺了几瓣过去,说,冲这我也得吃。
中午了,大山他们做好了饭,让我吃,实际上就是喝酒的。刘红庆说你喝去吧,他自己就走掉了,那么大一个平遥城,够他逛一阵的。
做饭的是书法家亢国炼,在圈子里被呼作老大的,三下五除三,切瓜砍菜一会儿就把菜端上来了。国炼写的一手好字,林鹏先生的弟子,以大字见长,一开笔房大牛大的字。他们一行五六个人,坐下来喝酒。酒触唇时,三下两个就醉了。关于这一节和这里的朋友们,是另一篇日记。再说。
下午三点,复坐车回太原。
(图片来源,色无界网,艺园作品,如无不妥,艺园请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