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第一怪
王宏伟恶搞原生态
“山西省原生态民歌新年演唱会”2007年1月3日晚亮相山西卫视,因为有十几个左权籍的老乡登台,所以事先有人通知了我。因为是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总台、省文化厅和省音乐家协会等四家相当权威的部门主办,所以我想这个演唱会或许值得期待。
但是,看完了,很遗憾,我觉得没有实现对山西原生态民歌的展示。
一、主办者懒惰,只吃现成饭
三个版块的演唱除了石占明的父亲即兴演唱的两段《开花》和石占明领来的他的大哥等几个太行山红都村的村民,没有什么值得惊喜的东西。因为整个的演唱会没有丝毫的陌生感,完全是唱熟了的民歌。以山西之大,难道就没有令我们耳朵一热的民歌,眼前一亮的新人?
山西自然是以河曲与左权两个民歌流派为主,为主并不是惟有这两地的民歌是民歌。但是,主办者没有心事回到民间,找两个地方的文化局各出几个节目,凑成一个晚会而已。所以,我们怎么可以感受民间艺术的鲜活与泥土的气息呢?这两个地方来听的人太多,出去演出的机会也多,所以这些演员基本与职业演员没有太多差别了。要不是占明的爹还能唱,真的就看不见原生态在哪里!
现在这些民歌经过了多少代人的演唱,一定是好的。但是,这些演员怎么也唱不出土地的味道,因为他们已经不属于土地,他们的歌是从书本上或者磁带中来的。占明的爹不识字,听不懂主持人的普通话,但是他唱起歌的时候他陶醉。他的那两句词,是我这个地道的左权人没有听过的,也是民歌书上没有人,这词是从他心里流出来的。他唱的时候手舞足蹈,即使第一次上舞台。可是像他这样的歌者,民间一定有很多。
元旦晚上我看了话剧《我这一辈子》,今天下午我看了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我觉得,今天的编导已经无法体验老舍和曹禺的苦痛,看了这些悲剧,我们只想笑。我们面对大师的时候,我们得其皮毛,无法贴近他们的灵魂。一样,年轻的原生态歌手,大多只是在演唱民歌,而不是抒发土地的声音。
真正的土地的声音在哪里?主办这样演唱会的人是不是应该下去寻找?寻找像石占明的爹一样的民间歌者。但是,石占明的爹如果不是石占明的爹,谁会想起他?
主办者只想吃现成饭,山西的原生态就是现在你看到的这样,一张苍白的脸,无甚可看。
二、主办者冷漠,丢弃老一代
现在唱红了的这些歌,既不是年轻演员唱红的,也不是石占明的爹这样的歌者唱红的。那些奠定了山西民歌江山的人哪里去了?别的我不知道,像把左权民歌唱红了的刘改鱼,虽然后来成了专业演员,但是她是从民间走出来的,16岁唱响了全国。几十年里,山西省音乐界一直嫌弃她不够“专业”而被排斥,现在搞原生态,她又因为“专业”被拒之门外。
对待刘改鱼,阿宝的态度比山西省委宣传部的态度正确。2004年8月11日我参与策划的《桃花红杏花白——山西民歌演唱会》上,阿宝第一次与刘改鱼接触,他就多次表示,刘改鱼的演唱是好的。尽管我个人对阿宝的追求有不同看法,但是对待刘改鱼的态度是一致的。后天晚上阿宝在人民大会堂的个唱邀请了刘改鱼,我觉得这比山西原生态演唱会不要刘改鱼要好得多。
同样,对河曲民歌的普及与推向全国,山西省歌舞剧院也有从民间来的老艺术家。以及50年代整理了大量民歌的那些文艺工作者。不是领导,而是这些人应该被隆重邀请来参与原生态民歌的推介。他们是真正在大地上行走过的人!
遗忘过去就是背叛,这是谁说的?我们背叛了土地,背叛了引领我们走向土地的那些人,我们向何处去?
还有,不要说假话。左权有个小孩,也到北京来演出过,但是现在他十四岁了,正在变声,所以演唱的不是很好。主持人却叫他说唱“左权民歌”比唱“周杰伦”有劲。这个孩子要成为周杰伦没有什么不好,只要他的才气够。但是,倡导原生态就与别的音乐比,还是不自信的表现。阿宝在北京个唱前对媒体说自己比通俗歌手强。有这个必要吗?
周杰伦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写的歌我就觉得很好。一个孩子在不了解别人的时候,做好自己就够了。不要说别人教你的假话。还有,不要忘记老一代歌者的努力。
三、主办者无赖,恶搞原生态
最无法忍受的是,演唱会最后无耻地请王宏伟来恶搞了一把原生态。王宏伟当然可以是不错的歌手,但是最后一个请他出场想说明什么?如果说他的方向就是原生态歌手的方向,那还搞这样的演唱会干什么?如果说他传播了山西原生态民歌,他唱的是地道的民歌吗?他演唱的仅仅是一首有河曲民歌风格的歌曲,并且歌词一点都不好。只是为了他的名气,就请他恶搞,主办者是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给自己一记耳光?
王宏伟的“著名”,能抵得上“山西民歌”著名吗?像王宏伟这样演唱,牛宝林还上过春晚呢!
主办者想打自己嘴巴也不至于在全国电视观众面前吧?
但是,演唱会最后的主持词道破天机,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那里的宗旨是“守护精神家园”,山西的演唱会说成了“发展精神家园”。仅仅两个字的差别,从“守护”篡改成“发展”,于是,原生态的方向就有“土地”变成了“王宏伟”。
悲哉,以原生态的名义恶搞原生态,山西还有民歌吗?
23:45 2007-1-3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