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又到考试季

(2018-01-16 00:32:18)
分类: 随言乱语
又到考试季
      又到考试季,应付完比平日多得多得多的复习作业,夜已深。
      逗逗已酣然睡去,我坐回书桌边,想为眼下这即将成为过去时的日子留下些痕迹。
      随着逗逗越来越大,我们之间慢慢达成一种默契:越临近考试越和谐。她如何安排复习以及复习哪些内容我基本不参与也不过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需要帮助吗?”如果答案为否,我就自觉闭嘴(其实有些也帮不了啥,比如数学……)。
      这样做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那就是捧回来的成绩单很可能会不尽人意。逗逗不甘心,她觉得自己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为什么得不到自己理想中的成绩。
      身为亲妈,其中缘故我自然深知。
      复习对于有经验的成人来说,那是查缺补漏,但对于缺乏经验的孩子来说,就是精卫填海。但这个经验是不是要手把手教给孩子,还得从自身出发,认真审度后再来做决定。
      比如我,在逗逗三年级以前的考前复习中,我是不遗余力地参与并主导,逗逗捧回来的成绩单上,分数很光鲜,但我和孩子都明白,内伤是旁人看不到的。

      进入四年级之后,我开始认真反思我和孩子之间在学习这件事情当中的定位。
      逗逗:
      学习动力足——越来越强烈的求知欲望,让她在学校里深受老师喜欢。
      学习自觉性强——我们从来没有担心过她作业啥时候完成这件事情,一般情况下放学回家时作业已经完成。
      她不是学霸——虽然对知识的掌握没啥问题,但是作业及测试中的小问题那是层出不穷,所以她的分数在班级里并不拔尖。
      梳理完孩子再来反思自己:
      首先要庆幸的是我有一个无比宽容的亲妈——打小她就帮着我们姐妹俩在亲爹面前隐瞒各种不理想的考试成绩,深深记得小时候的某一天,我突然在角落的一个鞋盒子里发现妹妹隐藏至深的一张成绩很烂的某科试卷时,大呼小叫地冲进房间:“妈!妈!你看看我妹竟然敢藏试卷!”亲妈的第一反应竟然是迅速伸手把我嘴捂住:“小声点,别被你爸听到!”
      就这样一位从不把“亲生的”挂在嘴边当歌唱的亲妈,为我一路以来的成长提供了最安全温暖的呵护,让我永远无所畏惧,敢于闯荡任何一个好奇的领域。
      但,可悲的是我读懂了老妈的包容却没能遗传她的智慧,我的坏脾气似乎是与生俱来,急躁的本性在辅导逗逗学习时暴露无遗,几次两败俱伤之后,我开始认认真真去想我和逗逗之间最重要的到底是什么?
      显然,我将对她一辈子的成长负责,如果我执念于成绩单的光鲜,不仅逗逗的学习热情会严重受挫,亲子关系也将无可避免地增加一道又一道的硬伤——这是我不能接受的。可我终究是一个有要求的人啊——这一点我也并不回避,普通母亲对孩子该有的期待我都有。那我要怎样才能妥善地解决好这个问题?
      某一年在南色闲聊时,张老师的那句话时时如警钟般响起:“人的一生就像一袋满满的米,孩子现在的成长只是这一袋米中的几粒而已,不要看得太重!”
      我决定把孩子的成长放入时间长轴中去审度,我要怎样去做才能和她一起笑面以后漫长的学习生涯呢?
      与学习成绩相比较,自然更重要的是学习态度,而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密不可分。——想明白了之后,进入四年级我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有意识地培养逗逗做学习计划,针对性地去寻找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进行反思和梳理。关于具体的学习内容我们基本不聊了,我充分信任逗逗可以自己去把握。
      这不是容易见效的工作,孩子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不可能立竿见影,但这样的做法即使无益也无害,至少不破化逗逗对于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只是我每次要提醒自己看到她的试卷分数时一定要保持冷静。
      告诉自己:静待花开,并及时鼓励她的点滴进步,终于,我们又走到了这个学期的考试季。
      这一次,逗逗对于复习的态度与考前的准备让我欣喜:
      1、针对三门主课,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找出问题所在,有意识地进行查缺补漏
      2、时间规划上非常有条理,按时按量完成自己给自己布置的复习任务
      3、安排上松弛有度,该玩的时候疯玩,进入学习状态时全心投入,完全不用督促。
      4、体谅老师的辛苦,认真完成学校的复习任务,完全不抱怨。

      临睡前逗逗说明天放学后她会根据复习情况来安排时间,如果有时间她会去书法老师那儿写春联,因为她很期待自己亲手写的春联。
      是的,我也很期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豆芽琐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