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绘本的感性阅读与理性阅读——写在第一期课程作业之后

(2015-04-20 23:18:31)
标签:

育儿

绘本

感性

孩子

一本书

分类: 小黑鱼绘本阅读工作室

绘本的感性阅读与理性阅读——写在第一期课程作业之后


       一本书,便是读一个人。而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也是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甚至说,同一本书,同一个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进行阅读,阅读感受也是不同的。这是很有趣的现象。当然,还得有个前提: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反复品味的好书,或一本好绘本,比如《田鼠阿佛》。

       一期“阅读与家庭”课程结束后,留给家长学员的作业是:找一个独处的时间,在一个独处的空间,用心品读李欧.李奥尼的《田鼠阿佛》,并把阅读后的感受,用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规定时间内,大家的作业如期而至。伴着一壶香茗的深夜,我一篇篇细细读,慢慢品,不禁莞尔:8位家长,刚刚好分成了两大阵营,一类以感性阅读为主,一类则理性阅读成分居多。

      感性阅读:读者往往在阅读书籍的同时,容易带入自身情感,与书中的人物或情节产生共鸣。而理性阅读,则属读者与书之间的冷静对话,读者本身是抽离于书本之外的。

     感性和理性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感性是情绪控制行为,而理性则是行为控制情绪。基于这个概念,我们再来看绘本阅读中的感性和理性之分。

 

       先我们要看到的是:家庭中的亲子阅读,孩子是主体。处于生命初始化状态的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基础是建立在丰富的感受上的,感知不是让智力先行,而是让活跃的五感发挥作用,越是年幼,越是如此。

       绘本则是通过精彩的图画和语言来呈现故事的,但这些图画和语言讯息需要由读的人传达给听的人。读故事的人在讲述之前要先揣摩绘本、体验情感、感受图画、解读语言,而这些都是基于感性的阅读,所以一定要明白这一点:感性是一切理解和阅读的基础。

       作为绘本最重要组成部分的图画,恰恰又是非语言信息,需要读的人具有丰富的感受力。如果绘本的阅读拘泥于理性的逻辑和认知,那么很容易陷入对故事认识的唯一性,从而忽略了好绘本向我们展示的更多可能性,也就忽略了世界存在孩子眼中的丰富多彩。

        那是不是就不谈理性了呢?不是的。

        理性是一种后天养成的能力,是基于正常的思维结果的行为,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强。当我们作为成人阅读绘本时,我们要时时关注自己的感受;当我们为孩子去读绘本时,我们要时时关注孩子的感受,而这种关注本身,就是理性思考的过程。正因为具备了理性的思考与学习能力,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孩子的年龄特质,知道如何为孩子选择合适的读物以及合适的阅读方式。

       作为真正了解孩子年龄特征的成年人,进行长期的大量的绘本阅读,将会在主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去达到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相信这个时候,也就真正能理解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在她的书中《奇迹感知力》所说的这段话:

      我坚信,对那些为孩子或孩子的教育问题伤透脑筋的父母来说,“知道”的重要性还不及“感知”的一半。
如果把孩子们经历过的一件件事情比喻成最终会孕育出知识或智慧的种子,那么各种情绪和丰富的感知力则是让这些种子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
       幼年,正是耕耘这片土壤的最佳时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