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2013-12-11 17:52:57)
标签:

也是

勇气

会心

徐弘

疑问

分类: 随言乱语

http://img35.ddimg.cn/90/19/22924035-1_w.jpg

    和妈妈们一起读《看见》。柴静在《看见》的序言里说:十年已至,如他所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梓昱妈妈提议:我们来聊一聊这句话。

    这句话会打动很多人,包括我。

    十年,是一个时间单位。十年,意味着一个行走的过程。一如我们的生活在往前走,即使是身不由己,也会不断遇见新的人、新的事,不断调整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

    如柴静在书中所说: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

    十年前,你选择了一条路。会怎样走下去?——当时并不见得会有清晰答案。但十年后,回头时,你是否还记得当时出发的理由。还有,你是否有勇气回头看?

    记得有一次在张笑老师的工作室围聊,聊到南色,他说:“15年前,我就是这样想的,15年来,我坚持我的本心不动摇,15年后,我仍然提醒自己:莫忘初心。”

    让人肃然起敬。

    看似很简单的坚持,其中多少迷茫多少诱惑、多少风雨多少艰难,只有说这句话的那个人心里自知。

 

    坚持是一种姿态,坚持需要有强大的内心,需要你对于方向有很清晰的判断。

    柴静在书中引用上世纪40年代,《大公报》主编张季鸾对大时代的中国记者说过这样一段话:“随声附和是谓盲从;一知半解是谓盲信;感情冲动、不事详求,是谓盲动;评诋激烈、昧于事实,是谓盲争。”然后,他还说:“不愿陷于盲。”

    深以为然。我相信每个人看到这句话时都会会心一笑:不愿陷于盲。

    但怎样才能做到不愿陷于盲?我想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

    柴静在这本厚厚的书中,大篇大篇地陈述,大段大段的阐述,其目的无非就是为了一个:看见。柴静说,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

   如何从蒙昧中睁开眼,我们能做什么?

   ——思考和学习。

   ——学会倾听不同意见,对人对事保持一个客观的态度。

   北大徐弘老师在柴静的北大演讲后的评论中说,她整理过柴静的一场演讲,共提到20多个人的名字,可见柴静读书量非常之大。

   徐老师很认真告诫在场学生:一定要认真读书,不要满足于网络上的碎片阅读,要进行系统的深度阅读,要精读一些书,才能具备这样的思考高度。知识分子最重要的是,要让脑袋长在自己的肩膀上。

   我想,这样的告诫,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样重要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