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是小逗逗
我是小逗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407
  • 关注人气:19,60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历史文化之旅-西安游·汉阳陵篇

(2013-09-26 23:46:39)
标签:

转载

分类: 蜗牛牵我去旅行
坐上回程的大巴,这是本次西安之旅最后一次全体游玩了,现在开始,大家就各自分头行动了,不禁有一丝忧伤。
——斯丞爸果然是深藏不露型的!咱这个腐败团队可是跟对人了!将吃喝玩乐进行到底~~~~~
照片拍得极好,细细看下来,重温了当天的满足感,再对照看看我拍的那些照片,一个词:惨不忍睹 
汉阳陵外的那片花田,当日给我惊喜,日后给我极其温暖的回忆,谢谢斯丞爸爸细致入微的记录。 

历史文化之旅-西安游·汉阳陵篇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李白
  上面这首《忆秦娥》,作者是谁尚存争议,但写景写情,直达极致,令到多少多愁善感之人为之断肠。我们今天要去的汉阳陵,就是咸阳原上众多"汉家陵阙"最具文化气息的一座。咸阳原由于是泾水渭河交汇之地,大多数西汉皇帝都将自己的陵墓选择建在这里,汉高祖长陵、汉景帝阳陵、汉武帝茂陵等都聚集在此,而词里面的"灞陵"则是汉文帝的陵墓。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帝国王朝,华夏族也从此被称为"汉族"。虽然西安的帝都文化主要是"周秦汉唐",但相比其它三个朝代,对于汉朝的历史和文化的研究要逊色的多,而汉阳陵的发掘出土,则让世界的眼光又重新聚焦在汉族文化奠基的这一段历史之上。

  前往汉阳陵的大巴上,六妈主动请缨,给大家八开了汉武帝刘彻"金屋藏娇"的故事。这一身完全是资深导游的行头啊!
http://s4/middle/3d118213zx6CQSjGyFtb3&690

  从高速下来,简单之极的汉阳陵博物馆路碑,上面居然还有某公司的广告,让人觉得很不是滋味!

http://s4/mw690/3d118213gx6CQUHqOuD13&690

  相比兵马俑游人如织,汉阳陵的游客少了很多,也许是我们来的太早吧!正好,可以安静的游览。讲解员是博物馆指定的,一身汉服长裙,让人对大汉王朝一下子亲近了许多。

  图片背景的这一堆不起眼的黄土包就是东阙门遗址,东阙门是汉阳陵的正门,专家也论证过汉阳陵是座西面东的。阙最初是宫门上的瞭望塔,后面逐渐与门合二为一,是我国古代标示地位尊崇的高层建筑物。从东阙门的发掘来看,它的形制是三出阙,即是说院墙到门道共有三道凸出的阙门,也由此印证了三出阙是我国古代最高等级的阙。注:汉阳陵官网上的图片是南阙门复原图。
http://s14/middle/3d118213zx6CQSjPjqd7d&690

  西汉帝陵-阳陵的石碑,很简单!
http://s8/middle/3d118213zx6CQSjXy7R07&690

  汉阳陵博物馆是全世界第一座地下博物馆,采用了很多现代科技手段,接下来我们就要去外藏坑展示厅来一一体验。
  经过长长的地道,换过鞋套之后,来到这个景帝陵园的模型图前面。东阙门的复原图,这下大家清楚什么叫做三出阙了吧!正中的凸台就是汉景帝的帝陵,由于技术尚不成熟,尚未开始发掘。四周排列整齐的就是81座外藏坑,分别代表81个不同官署和机构!显然,皇帝是想将整个皇朝完整搬入帝陵,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主宰众生。右下角的红色区域是我们今天要参观的目前已发掘的十条墓坑。
http://s12/middle/3d118213zx6CQSkj1gfdb&690

  正式进入外藏坑展览区,环境有些暗,好像真正的墓室,但并没有阴森的感觉。老实说,从看到路碑开始,我对汉阳陵的感觉一直在往负分方向走,直到真正来到地下,我才开始觉得这才是我想要看的独特的汉阳陵。参观的通道是直接建在外藏坑的上方,通过玻璃走廊可以近距离清楚的看到外藏坑的全貌,很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这条玻璃走廊不仅仅是通道,它还是电加热的玻璃,将参观的游客与墓室完整分割成两个完全不同的温湿度环境,大大加强了对文物的保护。
  这一条是21号坑,是存放物品的库房。在这条坑里发现了一车四马,还有一个"太官之印"的青铜印章,太官是负责皇帝饮食的官员。汉阳陵目前已出土的汉代印章多达23枚,对研究西汉的职官制度有着重要的价值。
http://s10/middle/3d118213zx6CQSksJu199&690

  透过脚下的玻璃踏板上看到的木车马遗迹,还有汉阳陵著名的无臂俑。专家推断是由于方便着衣等原因,陶俑的手臂是由木头做成再组装到身体上的,但由于时间久远,木头朽烂,所以只剩下无臂的陶俑了。
http://s5/middle/3d118213zx6CQSkxJxW64&690

  下面这一条是20号坑。其中就有宦官俑,为研究古代宦官制度提供了实物资料。
http://s10/middle/3d118213zx6CQSkD7At39&690

  第15号坑的介绍,灯光实在是暗,肉眼几乎就看不清楚
http://s6/middle/3d118213zx6CQSkJmgB75&690 

  最震撼的第14号坑,整齐排列的人俑,好壮观!
http://s2/middle/3d118213zx6CQSkOf0R61&690


  来个大点儿的特写,可惜光线实在是太暗了,我都将相机搁在玻璃上了,还是抖了!据说这些直立的陶俑是因为有雨水从盗墓者挖掘的盗洞中灌进来,将全部陶俑用泥糊住而形成的。现在展出的的这些外藏坑基本都有盗墓者的痕迹。
http://s3/middle/3d118213zx6CQSkUBH4c2&690

  下面这个是随葬品复原的效果
http://s11/middle/3d118213zx6CQSl1kxQ0a&690

  再下到地下层,就是14号外藏坑的旁边,看到这个木马车遗迹,近距离接触,更具杀伤力!
http://s8/middle/3d118213zx6CQSl9rqT37&690 

  鼎鼎大名的13号坑,这个就是汉阳陵最长也是最出名的一条外藏坑,中央电视台也有报道,里面陈列的就是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了。汉朝皇帝都喜欢吃幼年肉畜,选幼不选壮,要是当年有烤乳猪,一定是大受皇帝们青睐!
http://s1/middle/3d118213zx6CQSleiDC00&690

http://s6/middle/3d118213zx6CQSnHVpb55&690

  外藏坑的建造是非常复杂的,简直是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地步,下面贴两张我从网上搜到的图片,大家可以了解一下!这个是发掘现场,分上下两层
http://s6/middle/3d118213zx6CQSnRCkd85&690


  这个是13号外藏坑的地层堆积图,所有外藏坑的结构基本类似。
http://s10/middle/3d118213zx6CQSpRhSFa9&690

  十个外藏坑参观完毕,来到这面陈列墙。这个是三公九卿的介绍,三公九卿制是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而创立的政治制度,对后朝的影响一直延续到元朝时期,直到明朝开始采用内阁制度才终止。
http://s2/middle/3d118213zx6CQSpXjxL71&690 

   西汉帝陵的祭祀
http://s3/middle/3d118213zx6CQSq3bQma2&690

  陶俑的制作,注意手臂是没有模子的。陶俑是汉阳陵最有特色的文物,有官员,有宫女,有士兵,有战马,还有数目众多的牲畜和各种器物,整个一个地上王朝的翻版,向人们生动的展示了汉初的宫廷生活。汉阳陵的人俑只有真人的三分之一大小,给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一个陶俑脸上基本都挂着微笑。同兵马俑的威武肃穆不同,汉阳陵俑更多反映出来的是从容淡定,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秦初和汉初的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别!
http://s9/middle/3d118213zx6CQSq7FmEc8&690

  栩栩如生的动物俑,按照马、牛、羊、猪、狗、鸡的顺序排列。马由于军事的重要性排在首位,牛则是用于农耕,地位次之。可以看出来,汉初虽然一直都是在修养生息,但时刻都没有忘记匈奴人的威胁,静静地蓄养国力,准备着帝国的终极大反击。
http://s4/middle/3d118213zx6CQSqlbtVa3&690 
  等比例复原的陶俑及车马。好漂亮的汉服!
http://s5/middle/3d118213zx6CQSquc0424&690

  讲解员刚刚解说完,正好赶上幻影成像开演,呵呵,配合不错啊!
  幻影成像就是用3D摄像去拍好片段,再配合全息投影技术播放出来,看效果是非常好啊,3D影像非常逼真,只是剧情有点太简单了,完全可以搞成大片一样的嘛!据说很多景区都开始有这个高科技的东东了!这是偷拍的一张,在网上还可以搜到视频哦!
http://s2/middle/3d118213zx6CQSqCAAF21&690 
  看完幻影成像出来,外藏坑展示厅就游览完了,可大家都觉得还没有看够,在逗妈的吆喝之下,大队又再杀回马枪,将这些墓坑又回览了一遍!
  回到门口,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顶着烈日又来到这个考古陈列馆,汉阳陵出土的文物在这里有个集中的展出。
  通道两边的"欢笑"着的月季花
http://s10/middle/3d118213zx6CQSqJ7tfa9&690

  考古陈列馆分为上下两层,分别陈列着汉阳陵出土的一千多件文物,同样由于发掘技术不成熟,帝陵并没有开始发掘,就连外藏坑也只是发掘了很少一部分,可以想象,如果完全发掘完成,将会给世人呈现怎样一个庞大的地底世界!
  可能是相机故障的原因,在外藏坑里其实已经多次停电关机了,勉强用甩电池大法维持,终于还是彻底歇菜了,所以陈列馆的相片很少,请诸君见谅!有兴趣的也可以自行百度来搜索!
  门口的汉景帝画像
http://s4/middle/3d118213zx6CQSqRhybc3&690

  一楼基本是陶俑的陈列。这个异民族的骑马俑,造型奇特,颧骨高耸,印象极为深刻,在陕博里面也有看到!
http://s13/middle/3d118213zx6CQSqWPve6c&690

  地下层,这个集中展示的陶俑,很壮观啊!有点后悔没有用手机的全景照相给拍下来。
http://s9/middle/3d118213zx6CQSr29wQf8&690

  后面的兵器和车马器还有那个陶塑艺术的集中陈列也都很不错,可惜还是没有照片。
  整齐排列的动物俑,还有后面的人俑,都来自刚刚我们看到的外藏坑。
http://s12/middle/3d118213zx6CQSr7TyHfb&690
 
  展厅的尾段还有一个张安世的墓葬出土的展出,数字化的演示方法很特别,看完之后也很震撼,一个大臣的墓也如此复杂,更何况皇帝的帝陵呢!
  由于天气炎热及准备功课不足的原因,汉阳陵的好多地方我们都没能来得及参观,譬如南阙门,罗经石等等,同擦肩而过的秦始皇陵一样,我们还是将机会留给下一次西安之行吧!也许到时候,会有更多更好的宝贝在等待着我们呢!
  另外,陕西数字博物馆也有汉阳陵的游览,再静静的欣赏一次吧!
  坐上回程的大巴,这是本次西安之旅最后一次全体游玩了,现在开始,大家就各自分头行动了,不禁有一丝忧伤。
  晚上再次聚餐,就在唐邸旁边的百姓厨房,鸡蛋羹着实不错!

  文化小知识:文景之治
http://s14/middle/3d118213zx6CQSrdBE1cd&690  汉阳陵外藏坑展厅的地下出口的条幅上写着,"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源自《汉书.景帝本纪》,说的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人称颂的两段时期。"成康"是指周朝的成王、康王,《史记》称 "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而"文景"即指汉朝的文帝和景帝,文帝景帝在位期间,对外和亲匈奴,对内鼓励生产,轻徭薄赋,废除苛刑,经过前后四十年的休生养息,逐渐从秦末战乱纷扰、国疲民困的烂摊子中恢复元气,国家富足,万民安康,开创了中国封建史上的第一个太平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汉朝初期,天下乱极思定,主张"清净无为"的"黄老之术" 因而大行其道,"治道贵清净而民自定"也成为了汉朝君臣治国的金句,文景二帝正是"黄老之术"的忠实执行者。
   汉文帝即位的第一件重磅政策即是废除"连坐"之法。以当时的阶级矛盾来看,连坐是有利于君主统治的,文帝能在臣属的反对下坚持取消这个祖宗遗留之法,没有成熟的民本思想是不可能完成的。文帝的另一个重要的改革是废除肉刑,废除肉刑是刑法制度的一个重要变革,是由中国古代刑制由野蛮阶段进入文明阶段的标志。相传文帝时期有一个地方官员犯法要送到长安来受肉刑,官员的女儿缇萦随父来到长安,并上书恳求代父受刑,文帝悲悯其意,因此下诏废除肉刑。
  汉文帝对农业生产极为重视,"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要亲自耕田,来为宗庙祭祀供给谷物。在位时积极推行减免租税,将田租从最初的十五税一减至三十税一,甚至在天灾之年全部免收田租,以此来鼓励刺激生产。
  为保证国内的安定生产的环境,不至于耗损国力,汉文帝的外交政策也基本以"和"为主。北和匈奴,南抚百越,即使面对匈奴的反复背盟,也只是在边境地区设立防守部队并不主动进攻,著名的『细柳营』就是这样的环境下成立的。
  文帝一生谦让宽容,克己恭俭,十分关心民生疾苦。史载文帝曾打算建一露台,工匠报告需要一百金,文帝感叹的说,一百金是十户中等人家的家产了,我不能拿来建一个用处不大的露台啊,就取消了建露台的计划。自己经常穿着粗布衣服,最宠爱的慎夫人的衣服也都不能拖到地,陵墓里面全部用瓦器,不用金银铜铁作饰品。司马迁的史记盛赞文帝"德之盛也",三国魏文帝曹丕赞曰"仁风畅于四海",普通百姓更是爱戴有加,西汉末年赤眉军起义攻入长安,西汉皇陵均遭到不同程度破坏,唯有汉文帝的霸陵得到了保护。
  汉景帝的成就没有文帝这样显赫,但也基本继承了文帝的治国思想,实行以民为本,清净恭俭的基本方针。
  在经济上,景帝继续实行重农轻商的政策,鼓励生产,劝勉农桑,还曾两次下令禁止用谷物酿酒。在田租方面继续减免,将文帝时曾推行的三十税一作为汉制固定下来,还曾将成年男子的徭役推迟到三年一次。在文化上,十分重视文教事业,推广官学(即公办学院),有力的促进了汉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汉景帝在位最大的事件就是平定了七国之乱,除了成功消除了诸王的割据势力之外,在军事上,汉景帝还十分重视对匈奴的战争,虽然同匈奴和多战少,但一直都在筹备边境的各项物资,尤其是培养战马方面,更是大力推行,为汉武帝后来的反击打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